ok8.org > 词典 > 轻齎
(轻齎,轻赍)
1.随身携带的少量粮食。
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约轻齎,绝大幕。”
《汉书》引此文颜师古注:“轻齎者,不以辎重自随,而所齎粮食少也。一曰齎字与资同,谓资装也。”
2.携带少量资财。
《后汉书·朱俊传》:“俊乃羸服间行,轻齎数百金到京师,赂主章吏,遂得刊定州奏。”
宋苏轼《论纲梢欠折利害状》:“所支钱米,决不能赡养其家,不免乞取,既冒深法,必须重赂,轻齎密行,交付其押纲。”
3.谓携带的资斧逐渐告罄。
唐杜甫《水宿遣兴奉呈群公》诗:“馀波期救涸,费日苦轻齎。”
仇兆鳌注:“本期馀波救涸,乃日久而齎资已竭矣。”一本作“轻齎”。
4.便于携带。
《宋史·食货志下二》:“自当十钱行,以一夫而负八十千,小车载四百千,钱既为轻齎之物,则告牒为滞货,盐钞非得虚抬之息则不行。”
清冯桂芬《用钱不废银议》:“银之利在轻齎,不废其轻齎之利也。银之害在匮乏,不受匮乏之害也。”
5.轻齎银。
《元典章新集·户部·钱粮》:“诸人告发仓官人等结揽轻齎,飞走官粮。”
《明史·倪岳传》:“朝廷出帑藏给边,岁为银数十万。
山西、河南输轻齎于边者,岁不下数十万。”参见“轻齎银”。
阅读:1069
●轻齎(简体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