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環
简体环字的笔画:8画;繁體環字筆畫:17畫。
(环,环)
I
huán
ㄏㄨㄢˊ
〔《广韵》户关切,平删,匣。〕
1.璧的一种。圆圈形的玉器。
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:“宣子有环,其一在郑商。”
王国维《观堂集林·说环玦》:“余读《春秋左氏传》‘宣子有环,其一在郑商’,知环非一玉所成。岁在己未,见上虞罗氏所藏古玉一,共三片,每片上侈下敛,合三而成规。片之两边各有一孔,古盖以物繫之。余谓此即古之环也……后世日趋简易,环与玦皆以一玉为之,遂失其制。”
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衣裘带服·环》:“《瑞应图》曰:‘黄帝时,西王母献白环,舜时又献之。’则环当出于此。”
2.泛指圆圈形的物品。
《诗·秦风·小戎》:“游环胁驱,阴靷鋈续。”
郑玄笺:“游环,靷环也。”
三国魏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攘袖见素手,皓腕约金环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五二回:“宝玉慢慢的上了马,李贵王荣笼着嚼环。”如:指环;耳环。
3.比喻漩涡。
《管子·度地》:“水之性……倚则环,环则中。”
尹知章注:“倚,排也。前后相排,则圆流生,空若环之中,所谓齐。”
4.旋转。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:“赵王游于圃中,左右以菟与虎而辍之,虎盻然环其眼。王曰:‘可恶哉,虎目也。’”王先慎集解:“环转其眼,以作怒也。”
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亟顾环面。”
卢辩注;“环,旋也。”
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“共工之臣名曰相繇,九首蛇身,自环,食于九土。”
郭璞注:“言转旋也。”
5.围绕。
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三江环之,民无所移。”
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于是有裨海环之,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,如一区中者,乃为一州。”
宋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环滁皆山也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七三回:“山环楼阁,溪绕亭台。”
6.包围。
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庆氏以其甲环公宫。”
宋王禹偁《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序》:“师环金陵,城中坚壁。”
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:“次之为昔昔里人,拔剑以环王宫。”
7.包含,包薀。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诸子》:“《鬼谷》眇眇,每环奥义。”
8.周遍。
唐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昔者孟轲好辩,孔道以明,辙环天下,卒老于行。”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回:“只那刘家十亲九眷,也就够他周流列国,辙环天下,传食于诸侯了。”参见“环理”。
9.环节,互相关联的事物中的一个。
邹韬奋《青年运功与抗战》:“五四运动以及一二九运动震动了全国,震动了全世界,是世界上青年运动最光耀的一环。”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十八:“根据工作早迈一步的县区的经验,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,是站队比号。”
10.长宽相等。参见“环幅”。
11.古代重量单位。同“锾”。
12.通“营”。谋求。
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兼上下以环其私,爵制而不可加,彼为人上者危矣。”
王念孙《读书杂志·管子五》:“环之言营也,谓兼上下以营其私也。营与环古同声而通用。”
13.通“营”。荧惑。参见“环主”。
14.姓。
战国楚有环渊。见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。
II
huàn
ㄏㄨㄢˋ
〔《集韵》胡惯切,去谏,匣。〕
通“还”。
击退,使退却。
《周礼·夏官·序官》:“环人,下士六人。”
郑玄注;“环犹却也,以勇力却敌。”
孙诒让正义:“此借为还字,《乡饮酒礼》注云:‘还,犹退。’”
阅读:1498
●環(简体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