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成语大全 > 鸡鸣狗吠
【成语】:鸡鸣狗吠
【拼音】:jī míng gǒu fèi
【解释】: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。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。
【出处】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鸡鸣狗吠相闻,而达乎四境,而齐有其民矣。”
【示例】:窃念国家炽昌熙洽,无~之警。 ★清·梅曾亮《上方尚书书》
【近义词】:鸡鸣犬吠
【反义词】:
【语法】:作定语、宾语;形容百姓安居乐业
【英文】:Cocjs crow and dogs bark.
(鸡鸣狗吠,鸡鸣狗吠)
亦作“鸡鸣犬吠”。
1.形容百姓安居乐业。语出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鸡鸣狗吠相闻,而达乎四境,而齐有其民矣。”
焦循正义:“此必时俗语。故《老子》亦云:‘乐其俗,安其居,邻里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。’”
《后汉书·吴良传》“举觞上寿,谄称太守功德”李贤注引《东观汉记》:“齐郡败乱,遭离盗贼,不闻鸡鸣犬吠之音。”一本作“鸡鸣狗吠”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朗传》:“鸡鸣狗吠,达于四境。”
2.形容战乱,变乱。
宋曾巩《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》:“二百五十馀年,契丹始讲和好,德明亦受约束,而天下销锋灌燧,无鸡鸣犬吠之惊,以迄于今。”
清梅曾亮《上方尚书书》:“窃念国家炽昌熙洽,无鸡鸣狗吠之警。”
阅读:1740
●鸡鸣狗吠(简体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