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潤
简体润字的笔画:10画;繁體潤字筆畫:15畫。
(润,润)
rùn
ㄖㄨㄣˋ
〔《广韵》如顺切,去稕,日。〕
1.滋润;使润湿。
《易·说卦》:“风以散之,雨以润之。”
南朝宋鲍照《学陶彭泽体》诗:“秋风七八月,清露润绮罗。”
宋王安石《〈洪范〉传》:“故水润而火炎,水下而火上。”
《当代》1981年第2期:“雨水,把陈列馆门前的槐树花蕾的香气润过来,澹澹的。”
2.潮湿。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山云蒸,柱础润。”
宋梅尧臣《夏侯彦济武陟主簿》诗:“寒先太行近,润接大河卑。”
《清史稿·河渠志四》:“伊犁土田肥润,可耕之地甚多。”
3.细腻光滑。
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”
老舍《离婚》第九:“她的头梳得特别的光,唇上还抹了点胭脂,粉也匀得很润。”
4.雨水;水。
《后汉书·锺离意传》:“而比日密云,遂无大润。”
唐羊士谔《城隍庙赛雨》诗之二:“积润通千里,推诚奠一卮。”
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记文》:“天香满袖,染湘水之清霜;云液盈盘,挹洞庭之馀润。”
5.恩泽。
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尧治天下,政教平,德润洽。”
《晋书·应詹传》:“拯我涂炭,惠隆丘阜,润同江海,恩犹父母。”
清李渔《蜃中楼·献寿》:“多谢你至德庇天伦,使俺枯骨沾馀润。”
6.惠及;加惠。
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故桓文扶微兴坏,尊文武之业,泽加百姓,功润诸侯。”
元姚守中《粉蝶儿·牛诉冤》套曲:“他道我润国于民,受千辛万苦。”
清薛福成《筹洋刍议·商政》:“中国多出一分之货,则外洋少获一分之利,而吾民得自食一分之力。夺外利以润吾民,无踰于此者矣。”
7.和润;温润。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明诗》:“故平子得其雅,叔夜含其润。”
明宋濂《送李生序》:“煇然而温,栗然而润,人虽贱之,吾必以为良玉矣。”
8.教化;熏陶。
唐杜荀鹤《读友人诗》诗:“名应高日月,道可润公卿。”
《新唐书·朱敬则传》:“天下已平,故可易之以宽简,润之以淳和。”
9.修饰,加工。
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九流绪论中》:“其馀放言不伦,疑出后人所附,润为杂篇。”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四》:“出西门,见门内有新润之房,颇丽。”
清陈鱣《对策》卷四:“范《书》陈《志》两着列传者何篇?《南史》《北史》删润列朝者安在?”
10.财物;好处。
明张煌言《答曹云林监军书》:“徐兄适会弟于阮途,勿克稍为分润,何梁伯鸾偏遇范莱芜乎?”清邹弢《三借庐笔谈·书画格》:“近日市井儿,初学书画,尚未入门,便刻彷帖取润。”
郭沫若《橄榄·漂流三部曲》:“将来的薪水还可望增加,薪水之外还可以弄些外润。”
11.谓丰厚,充实。
清李渔《慎鸾交·赠妓》:“我囊非润,不过贫儿见义思强奋,顾不得将来贻困。”
12.书法用语。指神韵饱满。
唐窦臮《述书赋下》:“李将军世称高绝,渊微已过;薛少保时许美润,合极不如。”
窦蒙释:“润,旨趣调畅曰润。”
13.水名。
淮河的支流。发源于安徽省临泉县,经颍上县西南,于润河集入淮。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淮水》:“淮水又东北左会润水……迳汝阴县东,迳荆亭北而东入淮。”
阅读:1610
●潤(简体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