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词典 > 疏逖
1.指荒远之地。
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将博恩广施,远抚长驾,使疏逖不闭,阻深闇昧得耀乎光明。”
司马贞索隐:“逖,远。言其疏远者不被闭绝也。”按,《文选·司马相如<难蜀父老>》作“使疏逖不闭曶爽,闇昧得耀乎光明”。
李善注:“言疏远之国,不被壅闭。”
宋岳飞《奏辞男云特转恩命第四札子》:“臣奋身疏逖,冒国宠荣,陛下误恩,擢置重任。”
2.指荒远地方的人。
宋王安石《尚书左丞余靖制》:“朕有大赉,虽疏逖微细必加焉。”
宋任伯雨《述怀》诗:“谁谓方遴选,邂逅首疏逖。”
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二书》:“举人等草茅疏逖,何敢妄陈大计,自取罪戾?”
3.疏远,闲散。
明张居正《来雁说》:“居偏驳之朝,处疏逖之位,犹援物着化,垂视后来。”
清薛福成《叶向高论》:“﹝向高﹞与疏逖之臣不同。疏逖之臣,见时势不可为,去之而已。”
阅读:1331
●疏逖(简体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