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應
简体应字的笔画:7画;繁體應字筆畫:17畫。
(应,应)
I
yīng
〡ㄥ
〔《广韵》于陵切,平蒸,影。〕
1.应当,应该。
《诗·周颂·赉》:“文王既勤止,我应受之。”
毛传:“应,当。”
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风兴云蒸,事无不应。”
高诱注:“应,当也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一一九回:“大胆应无惧,雄心誓不回。”
魏巍《东方》第六部第十二章:“他觉得只有这样,才是一个共产党员所应采取的行动。”
2.认为是;是。
《庄子·寓言》:“与己同则应,不舆己同则反。”
成玄英疏:“与己同见则应而为是。”
唐王维《偶然作》诗之六:“宿世谬词客,前身应画师。”
宋王安石《上巳闻苑中乐声》诗:“更觉至尊思虑远,不应全为拙倡优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不是当朝勳戚第,也应前代帝王家。”
3.所有,全部。
宋苏辙《再论京西水柜状》:“应退出地皆拨还本主;应水占地皆以官地对还。”
清李渔《意中缘·悟作》:“老爷在书房有事,分付一应客到,不许乱传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九回:“凡一应事,都是他提着太太行,连老爷在家出外去的一应大小事,他都知道。”
4.副词。表示动作、行为是立即进行的。相当于“很快”、“立即”。
汉王充《论衡·感虚》:“或时燕王好用刑,寒气应至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佗传》:“若当灸,不过一两处,每处不过七八壮,病亦应除。”
5.副词。表示料想之词。犹恐怕、大概。
南朝陈徐陵《走笔戏书应令》诗:“秋来应瘦尽,偏自着腰身。”
南唐李煜《虞美人》词:“凋阑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”
毛泽东《水调歌头·游泳》词:“神女应无恙,当惊世界殊。”
6.副词。犹曾;须。多与“不”或“未”连用。
唐吴融《风雨吟》:“寻常倚月复眠花,莫说斜风兼细雨,应不知天地造化是何物,亦不知荣辱是谁主。”
宋王安石《评定试卷》诗:“疑有高鸿在寥廓,未应回首顾张罗。”
宋苏轼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作》词:“不应有恨,何事偏向别时圆?”
7.犹顾,知。
宋陈师道《河上》诗:“还家慰儿女,归路不应长。”
宋周紫芝《临江仙·送光州曾使君》词:“只愁飞诏下青冥。不应霜塞晚,横槊看诗成。”
8.通“膺”。当,判处。
《左传·昭公二年》:“私欲养求,不给则应。”
杜预注:“所求不给,则应之以罪。”
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一》:“不给则应。”
吴则虞集释引于省吾曰:“应、膺古同字……此云不给则膺惩之也。”
9.古国名。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。
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邘、晋、应、韩,武之穆也。”
杜预注:“四国皆武王子。
应国在襄阳城父县西。”
10.姓。
II
yìng
〡ㄥˋ
〔《广韵》于证切,去证,影。〕
1.受;接受。
《书·康诰》:“惟弘王应保殷民。”
孙星衍疏:“韦昭注《国语》曰:‘应,受也。’”
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应公之赐,杀之黄泉,死且不朽。”
晋干宝《晋纪·论晋武帝革命》:“为而不有,应而不求。”
唐韩愈《崔评事墓铭》:“自江南应节度使王栖曜命于鄜州。”
柯岩《奇异的书简·东方的明珠二》:“随后她应观众的要求,噼线给他们看。”
2.应声,回答。
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或聘于庄子。
庄子应其使曰:‘子见夫牺牛乎?’”
《后汉书·齐武王縯传》:“樊宏谓伯升曰:‘昔鸿门之会,范增举玦以示项羽。今建此意,得无不善乎?’伯升笑而不应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六回:“由洒家叫唤,没一个应。”
茅盾《林家铺子》五:“‘嗯--’筹思了半晌,林先生勉强应着,脸色像是死人。”
3.应允;许诺。
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阿母谓阿女:‘汝可去应之。’”唐韩愈《祭裴太常文》:“赠必固辞,求无不应,孰云具美,而不永年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九六回:“说是要救宝玉的命,诸事将就,自然应的。”
4.应和。
《易·乾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”
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与万物回周旋转,不为先唱,感而应之。”
宋王安石《咏风》:“谁遣汝而号,谁应汝而唱?”清洪昇《长生殿·重圆》:“珊珊步蹑高霞唱,更泠泠节奏应宫商。”
5.响应。
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朱虚侯欲从中与大臣为应。”
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:“先是河南豪杰多聚兵应东魏,至是各率所部来降。”
唐柳宗元《唐故特进赠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南府君睢阳庙碑》:“裂裳而千里来应,左袒而一呼皆至。”
6.符合;适应;顺应。
《庄子·马蹄》:“曲者中钩,直者应绳。”
《艺文类聚》卷十八引南朝梁江淹《丽色赋》:“言必入媚,动必应规。”
宋曾巩《光禄少卿晁公墓志铭》:“闾丘夫人为身治家皆应仪度。”
明唐寅《筠隐记》:“筠之为物也,其圆应规,其直应矩。”
7.指照应。
宋姜夔《续书谱》:“草书之体……又一字之体率有多变,有起有应,如此起者当如此应,各有义理。”
8.应付;对付。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枢始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。”
汉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枕中》:“今诸侯之地,或多或少,彊弱不相当,兵革暴起,何以应之?”刘半农《学徒苦》诗:“复令前门应主顾,后门洗缶涤壶!”
9.支付;供给。
唐韩愈《潮州祭神文》之二:“农夫桑妇,将无以应赋税,继衣食也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六回:“但军马经过,却望应些钱粮。”
10.感应;应验。
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天应至矣,人事未尽也,王姑待之。”
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:“又大风雨雹,霹雳拔树,诏使百僚各言灾应。”
唐韩愈《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》诗:“潜心默祷若有应,岂非正直能感通。”
《元朝秘史》卷一:“也速该亲家,原来你今日将这儿子来,应了我的梦,必是你乞颜人氏的吉兆。”
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三:“不能再让朱半天糟蹋,要离开村子。现在真的应了歌子的调调了。”
11.迎击。
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夫以苏子之贤,将而应弱燕,燕必破矣。”
12.古乐器名。小鼓。
《诗·周颂·有瞽》:“应田县鼓,鞀磬柷圉。”
毛传:“应,小鞞也;田,大鼓也。”
《周礼·春官·笙师》:“笙师管教吹竽、笙、埙、籥、箫、篪、籧、管,舂牍、应、雅,以教祴乐。”
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“应,长六尺五寸,其中有椎。”
唐皮日休《九夏歌·祴夏》:“礼酒既竭,嘉宾既悦,应为之节。”自注:“应,乐器也。”
13.同“雁”。参见“应步”。
14.参见“应行”。
阅读:1938
●應(简体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