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生
生字的笔画:5画;
shēng
ㄕㄥ
〔《广韵》所庚切,平庚,生。〕
〔《广韵》所敬切,去映,去。〕
1.生育;养育。
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乃生男子,载寝之床。”
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六曰事典,以富邦国,以任百官,以生万民。”
郑玄注:“生,犹养也。”
《商君书·徕民》:“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,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也。”
唐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遂令天下父母心,不重生男重生女。”
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五:“一位先生,两位太太,南腔北调的生了不知有多少孩子。”
2.滋生;产生。
《老子》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
《庄子·盗跖》:“﹝尔﹞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脣鼓舌,擅生是非。”
宋谢翱《逃暑崇法寺》诗:“城南古寺凉生处,草色遥连孝子墓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四回:“两边相併,吕布必生异心,此驱虎吞狼之计也。”
丁玲《母亲》:“老于对她生了很大的同情。”
3.出生。
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舜生于诸冯,迁于负夏,卒于鸣条。”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。”
唐韩愈《唐故秘书少监独孤府君墓志铭》:“君生之年,宪公殁世,与其兄朗,畜于伯父氏。”
4.谓转世。
清袁枚《新齐谐·吴髯》:“我因自经死,到黄泉哭诉,汉阳城隍移查苏州城隍,回批云:‘此人已生湖南。’”
5.生长。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夏之月﹞王瓜生,苦菜秀。”
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”
南朝宋谢灵运《登池上楼》诗:“池塘生春草,园柳变鸣禽。”
清周亮工《书影》卷四:“白樱桃生京师西山中。”
鲁迅《野草·题辞》:“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,不生乔木,只生野草,这是我的罪过。”
6.生存;活(与“死”相对)。
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:“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”
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兵法不曰:‘陷之死地而后生,投之亡地而后存乎?’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九回:“乞哀吕布无人救,骂贼张辽反得生。”
鲁迅《野草·题辞》:“我以这一丛野草,在明与暗,生与死,过去与未来之际,献于友与仇,人与兽,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。”
7.指活的。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,孝之至也。”
唐韩愈《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》:“又多捕生鸟雀鱼鳖,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木凋美人》:“木凋美人,高尺馀,手目转动,豔妆如生。”
8.使活;使生存。
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闻太子不幸而死,臣能生之。”
唐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汝其往,衣服饮食予士,无寒无飢,以既厥事,遂生蔡人。”
宋苏洵《乐论》:“药可以生死,然后人不以苦口为讳。”
9.生命。
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,岂不悲哉!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养生》:“贪欲以伤生,谗慝而致死,此君子之所惜哉!”唐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!抑别有疾而至斯乎?”
10.生活。
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:“晋侯始入而教其民,二年,欲用之。
子犯曰:‘民未知义,未安其居。’于是乎出定襄王,入务利民,民怀生矣。”
俞樾《群经平议·春秋左传一》:“怀,安也。言民安其生也。”
《史记·循吏列传》:“秋冬则劝民山採,春夏以水,各得其所便,民皆乐其生。”
《汉书·卫青传》:“人奴之生,得无笞骂即足矣,安得封侯事乎!”唐杜甫《漫成》诗之一:“只作披衣惯,常从漉酒生。”
仇兆鳌注:“漉酒为生,见醉乡可乐。”
11.一辈子;一生。
唐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膏吾车兮秣吾马,从子于盘兮,终吾生以徜徉。”
唐李商隐《马嵬》诗之二:“海外徒闻更九州,他生未卜此生休。”
宋苏轼《和蒋夔寄茶》:“我生百事常随缘,四方水陆无不便。”
12.天生;生来。
《文子·上德》:“石生而坚,芷生而芳。”
徐灵府注:“此原其性也。”
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出其父母怀衽之中,生未尝见寇耳。”
陈奇猷集释:“生,谓有生以来。”
《明史·文苑传三·王世贞》:“生有异禀,书过目,终身不忘。”
13.长。谓相貌呈现出某种样子。
《清平山堂话本·简贴和尚》:“﹝洪官人﹞教我讨个细人,要生得好的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二九回:“孙权生得方颐大口,碧眼紫髯。”
《二刻拍桉惊奇》卷二五:“﹝徐达﹞心性奸巧好淫,专一打听人家女子,那家生得好,那家生得丑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三十回:“多官见他生得俊丽,也不敢认他是妖精。”
14.指生日。
《古今小说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又到七月初七日了,正是三巧儿的生日。婆子清早备下两盒礼,与他做生。”
李劼人《死水微澜》第五部分二:“老大说是人不舒服,连老婆、孩子都没有来,但请二老过了生到郫县去耍一个月。”
15.生物。
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滞久则不振,生乃不殖。”
韦昭注:“生,生物也。”
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人君者,上因天时,下尽地财,中用人力,是以群生遂长,五穀蕃殖。”
16.生产;製作。
《礼记·大学》:“生财有大道,生之者众,食之者寡,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则财恒足矣。”
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度制》:“凡衣裳之生也,为盖形煖身也。”
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生之有时,而用之亡度,则物力必屈。”
17.指出产。
明宋应星《天工开物·银》:“燕齐诸道,则地气寒而石骨薄,不产金银,然合八省所生,不敌云南之半。”
清唐甄《潜书·为政》:“武乡之土虽瘠,亦必生也。”
18.出现;显现。
唐卢纶《腊月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》:“始知缚虎如缚鼠,败虏降羌生眼前。”
宋叶适《故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》:“﹝宋绍恭﹞年八十五,惫老不生于色,慢游不设于身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二三回:“好大圣,把金箍棒揝一揝,万道彩云生。”
19.生业。
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勃以织薄曲为生。”
司马贞索隐:“谓勃本以织蚕薄为生业也。”
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四年不登,五年复蝗,民生未复。”
颜师古注:“生谓生业。”
20.业产;财产。
宋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相国韦公宙善治生。
江陵府东有别业,良田美产,最号膏腴。”
宋洪迈《容斋随笔·治生从宦》:“治生从宦,自是两涂,未尝有兼得者。”
21.生擒。
《文选·司马相如〈上林赋〉》:“生貔豹,搏豺狼,手熊罴,足野羊。”
郭璞注引韦昭曰:“生,谓生取之也。”
22.俘虏。
《汉书·昭帝纪》:“今破乌桓,斩虏获生,有功。”
颜师古注:“既斩反虏,又获生口也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隆安元年》:“魏骑溃去,崇亦引还,斩首获生,具言敌中阔狭,众心稍振。”
宋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一》:“斩馘擒生,殆逾五十。”
23.使柴、炭等燃烧。
《水浒传》第十回:“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,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卜老先送了几斤炭,叫牛浦在房里生起火来。”
欧阳予倩《孔雀东南飞》第一场:“到厨房赶快去把火生好,抽片刻赶织绢不敢辞劳。”
24.想;思索。
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》:“为今之计,如何生个计较,送开那冤家,等女儿另招个佳婿,方才称心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五五回:“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。”
茅盾《第一阶段的故事》六:“那怕是没有办法了时,他也会生出办法来。”
25.涨。
唐杜甫《登白马潭》诗:“水生春缆没,日出野船开。”
宋周密《癸辛杂识别集·襄阳始末》:“昨于五月二十二日探得汉水已生,次日将船只拖拽到团山下稍泊。”
傅尃《六朝柏》诗:“日落未落天风高,潮生不生海水焦。”
26.升起。
宋张耒《和周廉彦》:“新月已生飞鸟外,落霞更在夕阳西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说·西山一窟鬼》:“红轮西坠,玉兔东生。”
元吴志淳逸句:“晚凉浴罢閒无事,水阁东头看月生。”
27.果实未成熟。
《晋书·孝友传·孙晷》:“时年饥穀贵,人有生刈其稻者,晷见而避之。”
宋杨万里《同尤延之京仲远玉壶饯客》诗:“金桮玉酒沉寒冰,青李来禽尚带生。”
28.未煮过或未煮熟的。
《荀子·礼论》:“饭以生稻,唅以藁骨,反生术矣。”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曰:‘赐之彘肩。’则与一生彘肩。”
《说岳全传》第二九回:“他在水底下可以伏得七日七夜,捉的鱼也就是这等生吃了。”
张天翼《欢迎会》:“严俊用袖子揩揩额头,脸红得像生牛肉。”
29.未加工或未锻炼过的。如:生石膏;生铁。
30.新鲜。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》:“﹝荔支﹞生时,大如鸡子,其肤光泽……乾则焦小,则肌核不如生时奇。”
31.谓新伐之材湿而未乾。
《周礼·考工记·矢人》:“凡相笴,欲生而抟。”
惠栋《九经古义·周礼古义下》:“生,谓材生也。古谓初取之材为生。
《管子》曰:‘栋生桡。’《韩非子》曰:‘涂濡而椽生。’皆谓初取之材也。”
《吕氏春秋·别类》:“高阳应将为室,家匠对曰:‘未可也。木尚生,加涂其上,必将挠。以生为室,今虽善,后将必败。’”
32.未开垦种植的(土地)。
元王祯《农书》卷二:“耕地之法,未耕曰生,已耕曰熟。”
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九章:“新茬稻地要早泡。插秧时泡的不爱长。为啥呢?有的地方是生土嘛!”
33.生疏。
唐王建《村居即事》诗:“因寻寺里薰辛断,自别城中礼数生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二三回:“我这里边路生,你带我带儿。”
鲁迅《朝花夕拾·阿长与〈山海经〉》:“﹝我﹞看见过陆玑的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》,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。”
34.指未驯服。
唐杜甫《戏赠友》诗之一:“自夸足膂力,能骑生马驹。”
宋王安石《示蔡天启》诗:“蔡子勇成癖,能骑生马驹。”
35.强行;强硬。
《魏书·礼志二》:“今臣之所亲,生见隔弃,岂所以桢干根本,隆建公族者也。”
元高栻《集贤宾·怨别》套曲:“生拆散鸳鸯会,硬分开鸾凤栖。”
《初刻拍桉惊奇》卷三六:“我有一个计较,趁着未许定人家时节,生做他一做。”
36.强健;强壮。
唐柳宗元《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》:“食之(钟乳)使人荣华温柔,其气宣流,生胃通肠,寿善康宁。”
唐王建《谢田赞善见寄》诗:“自知酒病衰肠怯,遥怕春残百鸟凌。年少力生犹不敌,况加憔悴闷腾腾。”
37.“先生”的省称。指有才学的人。亦为读书人的通称。
《管子·君臣上》:“是以为人君者,坐万物之原,而官诸生之职者也。”
尹知章注:“生,谓知学之士也。”
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言《礼》自鲁高堂生。”
司马贞索隐:“云‘生’者,自汉已来儒者皆号‘生’,亦‘先生’省字呼之耳。”
唐杜甫《寄高三十五书记》诗:“歎息高生老,新诗日又多。”
清赵翼《廿二史札记·先生或只称一字》:“古时‘先生’二字,或称‘先’,或称‘生’。
《史记·晁错传》:‘错,初学于张恢先所。’《汉书》则云:‘初学于张恢生所。’一称‘先’,一称‘生’。
颜注云:‘皆先生也。’”
38.后亦用为谦称。
南朝宋鲍照《解褐谢侍郎表》:“臣孤门贱生,操无炯迹。”
唐元稹《上门下裴相公书》:“借如小生之庸且昧也,固不及班行之中辈,又敢自让于郎吏之末者乎?”
39.生徒;生员。
唐韩愈《送何坚序》:“其在太学也,吾为博士,坚为生。”
宋沉作哲《寓简》卷十:“常州有州学生,夜盗僧寺狗烹之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八回:“衙门巡商,从来没有生、监充当的。”
40.指诸侯之子继父位。
《公羊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牙谓我曰:‘鲁一生一及,君已知之矣。’”何休注:“父死子继曰生,兄死弟继曰及。”
41.称呼。
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不言出,诸侯不生名。”
孔颖达疏:“名者,质贱之称,诸侯相见,祗可称爵,不可称名。”
《隋书·魏澹传》:“诸侯尚不生名,况天子乎!”
42.犹作为。
《文选·扬雄〈解嘲〉》:“吾闻上世之士,人纲人纪,不生则已,生必上尊人君,下荣父母。”
吕向注:“生,犹为也。”
43.犹加。
《醒世恒言·徐老僕义愤成家》:“﹝萧颖士﹞到得性发之时,不觉拳脚又轻轻的生在他身上去了。”
44.古代土木建造中对栱头每一等分的称呼。
宋李诫《营造法式·大木作製度一·栱》:“瓣,又谓之胥,亦谓之枨,或谓之生。”
45.传统戏曲角色行当。扮演男性人物。后根据所扮人物年龄、身分的不同,分为老生、小生、武生等。
宋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二齣:“[生上白]讹未。[众喏]。”
钱南扬注:“生,脚色名,戏文中的男主角。
《玉壶野史》卷十:‘韩熙载……蓄声乐四十馀人,阃检无制,往往时出斋外,与宾客生旦杂处。’此为生最早的记载。然生旦乃相对的角色,旦的起源很早,生不应迟至北宋才有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回:“左边一路板凳上坐着十几个唱生、旦的戏子。”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十一:“其实傀儡戏也要行头鲜明,锣鼓齐备,而且要生末净旦俱全。”
46.妓女。
宋张邦基《墨庄漫录》卷八:“政和间,汴都平康之盛,而李师师、崔念月二妓名着一时……声名溢于中国。
李生者,门第尤峻。”
元方回《木棉怨序》:“贾似道南窜,犹携所谓王生、沉生者以自随。二生,天下绝色也。”
清徐士銮《宋艳》卷六:“呼妓为生,未知始于何时。
徐虹亭《续本事诗》载袁宏道中郎《伤周生》诗,题下注:‘吴人呼妓为生,盖亦沿宋旧耳。’”
47.方言。呆,停留。
贺敬之等《惯匪周子山》第二场:“兄弟,看你不给我说,我还在黑洞里生着呢。”原注:“生着,呆着。”
贺敬之等《惯匪周子山》第五场:“尔刻天还没黑定,咱先到前头那古庙合头生个一阵,等天黑定了咱再走。”
48.副词。犹偏。
唐韩愈《李花》诗之一:“东风来吹不解颜,苍茫夜气生相遮。”
元贯云石《斗鹌鹑·忆别》套曲:“遥岑十二远烟迷,生隔断、武陵溪。”
49.副词。犹甚,最,很。
唐卢照邻《长安古意》诗:“生憎帐额绣孤鸾,好取门帘帖双燕。”
宋周邦彦《庆春宫》词:“尘埃憔悴,生怕黄昏,离思牵萦。”徐怀中《西线轶事》:“他们手捋着电话线往前跑,手心磨擦得火辣辣的,出了血泡,生疼生疼。”
50.副词。硬;实在。
《红楼梦》第六九回:“秋桐碰见了,便去说舌,告诉凤姐说:‘奶奶名声,生是平儿弄坏了的。’”刘真《春大姐》:“咱玉春的事,生是这些东西们给挑的了。”
51.语助词。
《诗·商颂·殷武》:“寿考且宁,以保我后生。”
马瑞辰通释:“《南山有台》篇:‘保艾尔后。’《雝》之篇:‘克昌厥后。’《武》之篇:‘克开厥后。’皆止言‘后’,独此篇言‘后生’,盖变文以为韵。‘后生’与《伐木》篇‘友生’同,皆以‘生’为语助词。”
唐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五嫂曰:‘张郎太贪生,一箭射两垛。’”宋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:“李白《戏杜甫》云:‘借问别来太瘦生,总为从前作诗苦。’‘太瘦生’,唐人语也,至今犹以‘生’为语助,如‘作么生’、‘何似生’之类是也。”
元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一摺:“天那,怎又纷纷扬扬,下着这大雪,那里是国家祥瑞,偏生是我上路的对头。”
清纳兰性德《卜算子·咏柳》词:“一种可怜生,落日和烟雨。”
52.通“牲”。
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君赐生,必畜之。”
刘宝楠正义:“郑此注云:‘鲁读为牲,今从古。’考《说文》,牲,牛完全也。引申为凡兽畜之称。
《周官·庖人》注:‘始养之曰畜,将用之曰牲。’郑以言牲为行礼时所称。此赐生,泛说。平时不必言牲,故从古论作生也。”
53.通“甥”。
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逊传》:“既不听许,而逊外生顾谭、顾承、姚信,并以亲附太子,枉见流徙。”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﹝郑公植﹞常携兄子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。”
唐张祜《送外甥》诗:“衰年生姪少,惟尔最关心。”
54.通“旌”。参见“生荣”。
55.姓。
明有生用知。见《万姓统谱·平庚》。
阅读:4396
●生(简体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