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縷
简体缕字的笔画:12画;繁體縷字筆畫:17畫。
(缕,缕)
lǚ
ㄌㄩˇ
〔《广韵》力主切,上麌,来。〕
1.线。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麻缕丝絮轻重同,则贾相若。”
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或断截众缕,绕带手腕。”
南朝梁元帝《金楼子·立言下》:“先针而后缕,可以成帷盖;先缕而后针,不可以成衣服。”
宋张先《天仙子》词:“三月柳枝柔似缕,落絮倦,飞还恋树。”
清王韬《淞滨琐话·倪幼蓉》:“袖出红绿缕各一,符三道,嘱女于其人来时,繫于其髮。”
2.泛指细而长的东西,线状物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:“丧乱以来,汉氏诸陵无不发掘,至乃烧取玉匣金缕,骸骨并尽。”
宋张先《渔家傲》词:“赠我柳枝情几许,春满缕,为君将入江南去。”
清纳兰性德《鹧鸪天·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》词:“分明小像沉香缕,一片伤心欲画难。”
鲁迅《〈呐喊〉自序》:“所谓回忆者,虽说可以使人欢欣,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,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。”
3.帛。
《管子·侈靡》:“朝缕绵,明轻财而重名。”
尹知章注:“缕,帛也。”
4.详细;详尽。
《文选·枚乘〈七发〉》:“虽有心略辞给,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。”
李善注:“缕,辞缕也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:“若于小小宜适,私行不足,皆宜阔略,不足缕责。”
宋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二三:“诬胁臣邻,何足缕道。”
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惟文章亦然,虽缕判条分,理密不如学术,而人生诚理,直笼其辞句中,使闻其声者,灵府朗然,与人生即会。”
5.疏通,分流。
《宋史·河渠志三》:“然东西未有堤岸,若涨水稍大,必披滩漫出,则平流在北京、恩州界,为害愈甚。乞塞梁村口,缕张包口,开青丰口以东鸡爪河,分杀水势。”
6.切成细丝;抽成细丝。
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·补遗》:“一日,令其作包子,﹝妾﹞辞以不能。诘之曰:‘既是包子厨中人,何为不能作包子?’对曰:‘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。’”萧红《生死场》二:“金枝的心总是悸动着,时间像蜘蛛缕着丝线那样绵长;心境坏到极点。”
7.一种刺绣方法。
汉王充《论衡·程材》:“刺绣之师,能缝帷裳;纳缕之工,不能织锦。”
《晋书·四夷传·大秦》:“能刺金缕绣及织锦缕罽。”
宋张先《于飞乐令》词:“蜀红衫,双绣蝶,裙缕鹣鹣。”
8.连续不断。
唐元稹《有酒》诗之八:“济涓涓而缕贯,将奈何兮万里之浑黄。”
明张居正《奉旨迎母就养谢遣官郊劳疏》:“母氏幸存,亦逼桑榆之景,每欲就帝都而侍养,庶几窃天禄以延龄,抱此缕情;惮于輶渎。”
9.量词。多用于细而长的事物。
唐韦应物《长安遇冯着》诗:“久别今已春,鬓丝生几缕。”
宋王安石《山田久欲拆》诗:“霍霍反照中,散丝鱼几缕。”
元乔吉《清江引·即景》曲:“垂杨柳丝千万缕,惹得閒情绪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二六回:“﹝宝玉﹞走至窗前,觉得一缕幽香,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。”
10.通“褛”。衣破。
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”
杜预注:“蓝缕,敝衣。”
宋叶适《沉元诚墓志铭》:“夫士,毁簷隈巷,败衣缕褐耳。”
清赵翼《梁制观世音像歌》:“年深色黯质未改,但是斑驳非缕褴。”
阅读:2544
●縷(简体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