態
简体态字的笔画:8画;繁體態字筆畫:14畫。
(态,态)
tài
ㄊㄞˋ
〔《广韵》他代切,去代,透。〕
1.状态;情状;容貌。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宁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为此态也。”
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荡荡乎八川分流,相背而异态。”
北周庾信《〈赵国公集〉序》:“发言为论,下笔成章,逸态横生,新情振起。”
唐孙鲂《看牡丹》诗之一:“北方有态须倾国,西子能言亦丧家。”
宋叶适《邵子文墓志铭》:“后余行四方,而君亦在焉,则士大夫重其能歌诗,工四六,雅安异同,无寒士态。”
茅盾《秋收》三:“水是有了,那些稻依然垂头弯腰,没有活态。”
2.通“慝”。邪恶;欺诈。
《荀子·成相》:“谗夫多进,反覆言语生诈态。”
王念孙《读书杂志·荀子八》:“态,读为姦慝之慝,言言语反覆,则诈慝从此生也。以态为慝者,古声不分去、入也。”
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足下上畏太后之严,下惑于姦臣之态,居深宫之中,不离阿保之手。”
司马贞索隐:“态谓姦臣谄诈之志也。”
《汉书·李寻传》:“贺良等反道惑众,姦态当穷竟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汉成帝绥和二年》:“唯陛下执乾刚之德,强志守度,毋听女谒、邪臣之态。”
阅读:113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