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
蓬字的笔画:13画;
péng
ㄆㄥˊ
〔《广韵》薄红切,平东,并。〕
1.草名。叶形似柳叶,边缘有锯齿,花外围白色,中心黄色。秋枯根拔,遇风飞旋,故又名“飞蓬”。
《诗·召南·驺虞》:“彼茁者蓬,壹发五豵。”
三国魏曹操《却东西门行》:“田中有转蓬,随风远飘扬。”
唐杜甫《遣兴》诗之二:“蓬生非无根,漂荡随高风。”
清孙枝蔚《少年行》:“岂知树上花,委地不如蓬与麻。”
2.蓬鬆;散乱。
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:“玄狐蓬尾。”
汉扬雄《长杨赋》:“头蓬不暇梳。”
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一章:“蓬着一头乱髮的小个子青年。”
3.某些植物果实的外苞。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荏蓼》:“荏子,秋未成,可收蓬于酱中藏之。”原注:“蓬,荏角也,实成则恶。”
4.往上升(起)。
茹志鹃《高高的白杨树》:“伴云庵的半边墙一下拆倒了下来,蓬起了一股灰尘。”
5.量词。用于蓬状事物。
艾芜《百炼成钢》第一章:“一大蓬金黄紫红的光雾,一下子升上很高的屋顶。”
《人民文学》1981年第8期:“而且满山毛竹,一蓬挨一蓬。”
6.蓬莱的省称。参见“蓬岛”、“蓬瀛”。
7.象声词。
鲁迅《呐喊·阿Q正传》:“蓬的一声,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。”徐迟《大场的一夜》:“蓬!蓬!火球,震动了大地。”
8.见“蓬勃”。
9.用同“篷”。
前蜀李珣《南乡子》词:“谁同醉,缆却扁舟蓬底睡。”
前蜀李珣《渔歌子》词:“水为乡,蓬作舍。”
洪深《开船锣》:“开了船他们会得张盖布蓬的。”
阅读:662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