眷属
(眷属,眷属)
I
1.眷顾;属望。
宋王安石《谢手诏令视事表》:“以物役己,则神志有交战之劳;以道徇众,则事功无必成之望。恐上辜于眷属,诚窃幸于退藏。”
宋李纲《论宣抚职事札子》:“臣自视阙然,恐不足以仰承委付之意。至于不避烦黩,力祈罢免,而眷属之厚不容退避。”
宋何薳《春渚纪闻·木果异事》:“凡为人君者,其一言动,固自与造化密契,虽于草木之微,偶加眷瞩,而荣谢从之,若响应声。”
2.顾盼;环视。
清许承钦《渡黄河》诗:“捨鞍复望楫,意绪如亡羊。睠瞩无匹俦,触怀多衋伤。”
II
1.家属;亲属。
唐白居易《自咏老身示诸家属》:“家居虽濩落,眷属幸团圆。”
元孙仲章《勘头巾》第一摺:“母子二人,别无眷属。”
鲁迅《书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贱躯如常,眷属亦安健,可告慰。”
2.指夫妻。
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璩秀娘捨不得生眷属,崔待诏撇不脱鬼冤家。”
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摺:“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。”
清黄遵宪《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》:“有时并肩相爱怜,得成眷属都有缘。”
欧阳予倩《馒头庵》第一场:“既然冤家路窄,何不使多情人成了眷属呢?”
阅读:122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