嶠
简体峤字的笔画:9画;繁體嶠字筆畫:15畫。
(峤,峤)
I
qiáo
ㄑ〡ㄠˊ
〔《广韵》渠庙切,去笑,群。〕
〔《集韵》渠娇切,平宵,群。〕
1.本指高而锐的山。泛指高山或山岭。
《尔雅·释山》:“﹝山﹞锐而高,峤。”
邢昺疏:“言山形鑯峻而高者名峤。”
南朝宋颜延之《和谢监灵运》:“跂予间衡峤,曷月瞻秦稽。”
南朝齐谢朓《登山曲》:“升峤既小鲁,登峦且怅齐。”
唐李渥《秋日登越王楼》诗:“横玉远开千峤雪,暗雷下听一江流。”
2.同“乔”。高。
《说文·山部新附》:“峤,古通用乔。”
晋郭璞《江赋》:“衡霍磊落以连镇,巫庐嵬崛而比峤。”参见“峤岳”。
3.举步貌。
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狭三王之厄薜,峤高举而大兴。”
颜师古注:“峤,举步貌也。”
II
jiào
ㄐ〡ㄠˋ
〔《广韵》渠庙切,去笑,群。〕
1.山道。
南朝梁沉约《循役朱方道路》诗:“岁严摧磴草,午寒散峤木。”
宋苏轼《和寄天选长官》诗:“何时命巾车,共陟云外峤。”
2.特指五岭。
宋范成大《次韵陈仲思经属西峰观雪》:“越人来省识,把酒酹层空。从来峤南北,人谓将无同。”参见“峤外”、“峤南”。
3.古曲名。
《逸周书·太子晋》:“王子歌《峤》曰:‘何自南极,至于北极。’”孔晁注:“峤,曲名也。”
阅读:122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