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锺

ok8.org > 词典 > 龙锺

(龙锺,龙钟)

亦作“龙钟”。

1.身体衰老,行动不灵便者。

北齐杜弼《檄梁文》:“委慈母似脱屣,弃宠弟如遗芥,龙锺稚子,痛苦成行。”

2.衰老貌;年迈。

唐沉佺期《答魑魅代书寄家人》诗:“龙锺辞北阙,蹭蹬守南荒。”

宋梅尧臣《寄马御史》诗:“却顾旧埒老病马,尘沙历尽空龙锺。”

清王韬《<淞滨琐话>自序》:“此数十寒暑中,自孩提无知以迄乎龙锺待尽,其间或疾苦,或颠连,或忧愁,备人世诸苦恼而一身受之。”

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十二:“年老龙锺褴褛瘦弱的乞丐双手拱着等候基督教徒的慈悲。”

3.失意潦倒貌。

唐李华《卧疾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》:“华也潦倒龙锺,百疾丛体,衣无完帛,器无兼蔬。”

唐白居易《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澧上》诗:“莫问龙钟恶官职,且听清脆好文篇。”

清唐孙华《哭座主玉峰尚书徐公》诗之二:“却恨龙锺无报答,敢因时忌讳门生。”

4.沾湿貌。

汉蔡邕《琴操·信立退怨歌》:“紫之乱朱,粉墨同兮;空山歔欷,涕龙锺兮。”

唐岑参《逢入京使》诗:“故园东望路漫漫,双袖龙锺泪不乾。”

清陈维崧《采桑子·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》词之八:“年来怕作伤心句,双袖龙锺,左耳新聋,莫把箜篌唱懊侬。”

《痛史》第十五回:“从此太皇太后得见了孙儿,却又失了媳妇,可怜一掬龙锺老泪,泣的没有乾时。”

5.行进艰难貌。

唐苏頲《早发方骞驿》诗:“传置远山蹊,龙锺蹴烂泥。”

6.指竹。

北周庾信《邛竹杖赋》:“霜风色古,露染斑深。每与龙锺之族,幽翳沉沉。”

唐袁邕《东峰亭各赋一物得阴崖竹》诗:“龙锺负烟雪,自有凌云心。”

清曹寅《移竹东轩和高竹窗学士来韵》:“稚子龙锺当户多,北堂曾种向南坡。”

阅读:1394

标签: 生肖 动物

●〖词语〗龙锺(拼音版)

●〖词语〗龍鍾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词语:龙镜

⇛后一个词语:龙钩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