踊跃
(踊跃,踊跃)
亦作“踊跃”。
1.犹跳跃。
汉王逸《九思·悼乱》:“惶悸兮失气,踊跃兮距跳。”
三国魏嵇康《琴赋》:“天吴踊跃于重渊,王乔披云而下坠。”
唐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四:“周夏官侍郎侯知一年老,敕放致仕。上表不伏,于朝堂踊跃驰走,以示轻便。”
元范康《竹叶舟》第二摺:“俺也曾凤阙跻攀,龙门踊跃,马蹄驰骤。”
卢隐《两个小学生》:“眼前一片白旗,上下飞舞,有如穿花蝴蝶活泼而踊跃。”
2.欢欣鼓舞貌。
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:“击鼓其镗,踊跃用兵。”
晋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臣等各忝守方任,职在遐外,不得陪列阙庭,共观盛礼,踊跃之怀,南望罔极。”
宋苏轼《贺吕副枢启》:“轼登门最旧,称庆无缘,踊跃之怀,实倍伦等。”
3.形容情绪高涨、热烈,争先恐后。
三国魏吴质《答东阿王书》:“耳嘈嘈于无闻,情踊跃于鞍马。”
唐韩愈《石鼎联句》序:“不知其有文也,闻此说大喜,即援笔题其首两句。次传于喜,喜踊跃,即缀其下云云。”
宋梅尧臣《五月十三日大水》诗:“纷纭闾里儿,踊跃竞学泅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四回:“遇着急于筹款的时候,恐怕报捐的不踊跃,便变通办理,先把空白官照填了号数,发了出来,由各捐局分领了去劝捐。”
鲁迅《朝花夕拾·父亲的病》:“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,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。”
阅读:167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