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盟

盟字的笔画:13画;

I

méng

ㄇㄥˊ

〔《广韵》武兵切,平庚,明。〕

〔《集韵》眉兵切,平庚,明。〕

1.古代诸侯为释疑取信而对神立誓缔约的一种仪礼。多杀牲歃血。

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:“君子屡盟,乱是用长。”

毛传:“凡国有疑,会同,则用盟而相要也。”

《春秋·隐公元年》:“三月,公及邾仪父盟于蔑。”

孔颖达疏:“天子不信诸侯,诸侯自不相信,则盟以要之。凡盟礼,杀牲歃血,告誓神明,若有违背,欲令神加殃咎,使如此牲也。”

《吕氏春秋·诚廉》:“王使叔旦就胶鬲于次四内而与之盟,曰:‘加富三等,就官一列。’”

2.泛指发誓、起誓。

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﹝起﹞与其母诀,齧臂而盟曰:‘起不为卿相,不复入卫。’”

《旧唐书·宦官传·杨复光》:“﹝周岌﹞曰:‘吾不能独力拒贼,貌奉而心图之,故召公。’沥酒为盟。”

《〈黄庭内景经〉序》:“结盟立誓,期以勿泄。古者盟用玄云之锦九十尺,金简凤文之罗四十尺,金钮九双,以代割髮歃血勿泄之约。”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八回:“从天津进京,他两个一路上怎生的盟天誓地,这是我们旁人不得而知的。”

3.古代文体之一,即结盟时所立的文书。亦泛指成约。
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祝盟》:“夫盟之大体,必序危机,奖忠孝,共存亡,戮心力,祈幽灵以取鉴,指九天以为正,感激以立诚,切至以敷辞,此其所同也。”

唐鱼玄机《春情寄子安》诗:“如松匪石盟长在,比翼连襟会肯迟。”

宋洪适《明月皎夜光》诗:“慰藉缯缟轻,金兰旧盟改。”

明徐复祚《投梭记·大会》:“感一言结就鸾盟,历九死终归鸳枕。”

《清律例·户律·婚姻》:“凡女家悔盟另许,男家不告官司强抢者,照强娶律减二等。”参见“盟文”、“盟书”。

4.依一定信约结成的密切联合或组织。

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庄宗纪七》:“彼既曾驰书币,此亦复展谢仪。后又特发使人,专持聘礼,彼则更不迴一介之使,答咫尺之书,星岁俄侈,欢盟顿阻。”

宋刘克庄《西林寺》诗:“残僧逃似鼠,难结社中盟。”

明张羽《高记室为予题菁山隐居次韵寄谢》:“僧探住近邀禅坐,友虑盟疏折简行。”

清王士禛《分甘馀话》卷上:“顺治末,社事甚盛。京师,衣冠人士辐辏之地,往来投刺无不称社盟者。”

郭沫若《衡老以追忆诗见示步韵奉酬》:“诗盟南社珠盘在,澜挽横流砥柱看。”

5.我国北方蒙古等少数民族集数部落为一盟,今为地区一级行政区域的单位名称。

II

mèng

ㄇㄥˋ

〔《广韵》莫更切,去映,明。〕

见“盟津”。

阅读:1841

●〖汉字〗盟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盟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盡

⇛后一个汉字:盞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