脯
脯字的笔画:11画;
I
f·
ㄈㄨˇ
〔《广韵》方矩切,上麌,非。〕
1.乾肉。
《诗·大雅·凫鷖》:“尔酒既湑,尔殽伊脯。”
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生肉为脍,乾肉为脯。”
汉陈琳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生男慎莫举,生女哺用脯。”
《新唐书·隐逸传·王绩》:“之松岁时赠以酒脯。”
刘半农《学徒苦》诗:“一日三餐,学徒侍食进脯。”
2.谓使之成为乾肉。
晋葛洪《抱朴子·诘鲍》:“使夫桀纣之徒,得燔人辜谏者,脯诸侯,葅方伯,剖人心,破人胫。”
3.乾製的果仁和果肉。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种枣》:“枣脯法:切枣曝之,乾如脯也。”如:桃脯、杏脯。
4.泛指枯乾。参见“脯田”。
5.用同“晡”。傍晚。
《太平广记》卷二六四引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·李罕之》:“曾乞食于滑州酸枣县,自旦及脯,无与之者。”
II
pú
ㄆㄨˊ
〔《集韵》蓬逋切,平模,并。〕
胸脯。
元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第一摺:“嗔忿忿腆着胸脯,恶哏哏竖着髭鬚。”
阅读:143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