銜
简体衔字的笔画:11画;繁體銜字筆畫:14畫。
(衔,衔)
xián
ㄒ〡ㄢˊ
〔《广韵》户监切,平衔,匣。〕
亦作“啣”。亦作“嗛”。
1.马嚼子。青铜或铁製,放在马口内,用以勒马,控制它的行止。
《庄子·马蹄》:“而马知介倪,闉扼鸷曼,诡衔窃辔。”
成玄英疏:“诡衔,乃吐出其勒。”
陆德明释文:“衔,口中勒也。”
《楚辞·刘向〈九叹·离世〉》:“断镳衔以驰骛兮,暮去次而敢止。”
王逸注:“衔,饰口铁也。”
唐韩愈《进王用碑文状》:“其王用男所与臣马一匹,并鞍衔白玉腰带一条,臣并未敢受领。”
宋孙光宪《风流子》词:“金络玉衔嘶马,繫向绿杨荫下。”
2.引申为控制、限制。参见“衔勒”、“衔羁”。
3.含在嘴裡;用嘴咬着。
《墨子·非攻下》:“赤乌衔珪,降周之岐社。”
南朝宋鲍照《三日》诗:“凫鶵掇苦荠,黄鸟衔樱梅。”
宋苏轼《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》诗:“清风弄水月衔山,幽人夜渡吴王岘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一○六回:“水底下鑽出十数人来,都是口衔着一把蓼叶刀。”
魏巍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:“另有一个战士,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。”
4.指喝、饮。参见“衔酒”。
5.引申为玩味。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辨骚》:“吟讽者衔其山川,童蒙者拾其香草。”
6.心中怀着。
南朝梁江淹《丹砂可学赋》:“吞悲欣于得失,衔哀乐于春秋。”参见“衔恤”、“衔悲”。
7.感念。
宋苏轼《谢观音晴文》:“某等共衔不报之恩,愿颂难名之德。”参见“衔知”、“衔恩”。
8.包含;笼罩。
唐韩愈《南山》诗:“参参削剑戟,焕焕衔莹琇。”参见“衔泪”。
9.夹杂;嵌,镶嵌。
唐康骈《剧谈录·说方士》:“既而大役工徒,所出者皆衔石矿。”
清叶廷琯《吹网录·明潞王画兰石刻》:“虎邱塔下有画兰石碣衔壁间。”
碧野《没有花的春天》第十二章:“阿潮吃过半碗鸡蛋炒饭后,就独自坐在一块衔在树根中间的石头上纳闷。”
10.犹藏。
唐韩愈《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》:“翁望见文书衔袖,果信不疑。”
清黄宗羲《明司马澹若张公传》:“公衔疏袖中入白堂官。”
11.衔接;相连。
《楚辞·天问》:“鸱龟曳衔,鲧何听焉?”游国恩纂义引周拱辰曰:“鲧睹鸱龟曳尾相衔,因而筑为长堤高城,参差绵亘,亦如鸱龟之曳尾相衔者然。”
唐刘禹锡《管城新驿记》:“门衔周道,牆荫行桑。”
茹志鹃《收穫时节》:“船头衔着船尾,缓缓的摇着橹在水里行着。”
12.遵奉;领受。
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仕弗与共国,衔君命而使,虽遇之不斗。”
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法立而民乐之,令出而民衔之。”
《公羊传·僖公八年》“先王命也”汉何休注:“衔王命,会诸侯。”
宋林逋《寄解州学士》诗:“馆职久衔疏旧地,郡符重剖枉名公。”
13.怀恨。
《汉书·酷吏传·义纵》:“上怒曰:‘纵以我为不行此道乎?’衔之。”
前蜀杜光庭《虯髯客传》:“此人天下负心者,衔之十年,今始获之。”
明何景明《中州人物志》:“瑾闻而衔之,景明乃谢病归。”
周素园《贵州民党痛史》第二篇第六章:“《西南报》主张正义,攻提督徐印川,印川衔之。”
14.官阶,官衔。
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上:“﹝李稹﹞官至司封郎中怀州刺史,与人书札,唯称陇西李稹而不衔。”
宋陈鹄《耆旧续闻》卷四:“先朝郎官兼脩日历者,衔上但称兼着作,无郎字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四八回:“韩彝着予太子少傅衔,实授建威将军。”
沉从文《从文自传·我的家庭》:“同时得到满清提督衔的共四位,其中有一沉洪富,便是我祖父。”
阅读:105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