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锦
(贝锦,贝锦)
1.指像贝的文采一样美丽的织锦。
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贝锦斐成,濯色江波。”
刘逵注:“贝锦,锦文也。
谯周《益州志》云:‘成都织锦既成,濯于江水,其文分明,胜于初成,他水濯之,不如江水也。’”唐李德裕《斑竹管赋》:“始裁截以成管,因天资而具美;疑贝锦之濯波,似馀霞之散绮。”
清顾汧《桃源赋》:“若贝锦之澄鲜,而濯色于江渚。”
2.喻诬陷他人、罗织成罪的谗言。
《诗·小雅·巷伯》:“萋兮斐兮,成是贝锦。”
朱熹集传:“言因萋斐之形,而文致之以成贝锦,以比谗人者因人之小过而饰成大罪也。”
《周书·宇文测传》:“太祖怒曰:‘测为我安边,吾知其无贰志,何为间我骨肉,生此贝锦!’乃命斩之。”
明李开先《事定公评后序》:“贝锦百端,谗舌千丈,始之者一线,而引之者滔天。”
康有为《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摺》:“交章飞文,变乱黑白,诬攻新政,贝锦如织。”
阅读:152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