浑然天成
【成语】:浑然天成
【拼音】:hún rán tiān chéng
【解释】: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,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。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。
【出处】:唐·韩愈《上襄阳于相公书》:“阁下负超卓之奇才,蓄雄刚之俊德,浑然天成,无有畔岸。”
【示例】:为诗用事,~,不见痕迹。 ★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文学》
【近义词】:混然天成、浑然自成
【反义词】:
【语法】:作谓语;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
金王若虚《滹南诗话》卷中:“山谷之诗:有奇而无妙,有斩绝而无横放,舖张学问以为富,点化陈腐以为新;而浑然天成,如肺肝中流出者,不足也。”
明郎瑛《七修类稿·奇谑一·佛足生蕈》:“其(蕈)端如掌大,色间黄白,发生之巧,浑然天成。”亦作“浑然自成”。
茅盾《大题小解》:“美丽的形象,应有适当的字彙来构成,这原是不错的;但二者实应同时产生,浑然自成。”
阅读:189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