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請

简体请字的笔画:10画;繁體請字筆畫:15畫。

(请,请)

I

q·ng

ㄑ〡ㄥˇ

〔《广韵》七静切,上静,清。〕

1.谒见;拜谒。

《墨子·号令》:“豪杰之外多交诸侯者,常请之。”

孙诒让间诂:“《说文·言部》云:‘请,谒也。’”

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厉王有材力,力能扛鼎,乃往请辟阳侯。”

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赵皇后》:“皇后自知罪恶深大,朝请希阔。”

颜师古注:“请,谒也。”

2.请求;要求。

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﹝武姜﹞爱共叔段,欲立之。亟请于武公,公弗许。”

唐刘餗《隋唐嘉话》卷下:“昆明池者,汉孝武所穿,有蒲鱼利,京师赖之。

中宗朝,安乐公主请焉。帝曰:‘前代已来,不以与人。’”

3.祷祝。参见“请病”。

4.询问。
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宾牟贾起,免席而请曰:‘夫武之备戒之已久,则既闻命矣,敢问迟之迟而又久,何也?’”孔颖达疏:“此一经是宾牟贾问词也。”

宋叶适《草庐先生墓志铭》:“少而广问博请,长而探幽索微,老而愈勤,穷而益信,其学既明矣。”京剧《渡阴平》第二场:“艾敢请妙策,恭听号令。”参见“请事”。

5.问候。

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﹝陈平﹞常燕居深念。

陆生往请,直入坐,而陈丞相方深念,不时见陆生。”

裴駰集解引《汉书音义》:“请,若问起居。”

宋王安石《与王禹玉书》之一:“顾某不肖,私门多故,又奔走职事,不得继请左右。”

废名《讲究的信封》:“会面了,除了请一声‘李先生’之外,他说不出一句话。”

6.告诉。

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宾出迎,再拜。主人答,再拜。乃请。”

郑玄注:“请,告也。告宾以射事。”

《晏子春秋·谏上二》:“晏子避席再拜稽首而请曰:‘婴敢与君言而忘之乎?臣以致无礼之实也。’”吴则虞集释引《尔雅·释诂》:“请,告也。”

南朝齐王琰《〈冥祥记〉自序》:“诘旦造寺,具以所梦请爱公。

爱公乃为开殿,果见此像在殿之东,如梦所睹,遂得像还。”

7.召;延请。

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于是公子请朱亥。”

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夫人请我别无话。”
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六回:“话说向知府听见摘印官来,忙将刑名、钱穀相公都请到跟前。”

孙犁《澹定集·〈善闇室纪年〉摘抄》:“父亲为了使我的国文进步,请了街上一位潦倒秀才,教我古文。”

8.宴请。
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顾荣在洛阳,尝应人请,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,因辍己施焉。”

《警世通言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:“李募事却见许宣请他,到喫了一惊,道:‘今日做甚么子坏钞?’”

9.敬辞。表示自己愿意做某件事而请求对方允许。
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颜渊曰:‘回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’”

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:“不韦虽贫,请以千金为子西游,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,立子为适嗣。”

10.敬辞。希望对方做某事。

元关汉聊《谢天香》第三摺:“[正旦云]二位姐姐请坐。”

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正是无聊的很,贾兄来得正好。请入小斋,彼此俱可消此永昼。”

茅盾《子夜》六:“那么,请做诗罢,再会!”

11.敬辞。用以代替某些动词。表示恭敬、慎重,或使语气委婉。

《红楼梦》第十四回:“只听一棒锣鸣,诸乐齐奏,早有人请过一张大圈椅来,放在灵前,凤姐坐下放声大哭。”

《三侠五义》第五回:“包公一时动怒,请了大刑,用夹棍套了两腿,问时仍然不招。”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九:“快走吧!我不知道什么小崔、小孙,也不管他们的事!请吧,我忙得很!”

12.敬辞。特指买佛龛神像、佛道经典、礼神用品等。

《宋书·隐逸传·沉道虔》:“至四月八日,每请像,请像之日,辄举家感恸焉。”

《初刻拍桉惊奇》卷三七:“先请几部经来,焚香持诵。”

清洪昇《长生殿·私祭》:“此间观主,昨自西京购请道藏回来。”

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三:“刘老头子马上教祥子去请一堂苹果。”

13.敬辞。其具体意义随文而异。向尊者报告情况或提出某种建议,然后请求指示。

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四:“赵相初除都督中外军事,孙叔诣参政时为学士,当制,请曰:‘是虽王导故事,然若兼中外,则虽陛下禁卫三衙皆统之,恐权太重,非防微杜渐之意。’”

II

qìng

ㄑ〡ㄥˋ

〔《广韵》疾政切,去劲,从。〕

朝会名。

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及后使人为秋请。”

裴駰集解引孟康曰:“律,春曰朝,秋曰请,如古诸侯朝聘也。”

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“赐诸侯王……宗室子孙在京师奉朝请者黄金。”

III

qíng

ㄑ〡ㄥˊ

〔《广韵》疾盈切,平清,从。〕

1.认领;接受。

唐韩愈《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》:“绝海之商有死于吾地者,官藏其货,满三月无妻子之请者,尽没有之。”

宋王安石《答曾公立书》:“始以为不请,而请者不可遏;终以为不纳,而纳者不可却。”

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旧闻·沉百五》:“百五乃尽散家财,不请帑藏,运米数千艘,由海道送京。”

2.通“情”。实情;情况。

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夫众人耳目之请。”

孙诒让间诂:“请即情之假借。”
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正名而期,质请而喻。”

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曰:“请,读为情。情,实也。言本其实而晓喻之也。”

3.通“情”。实在;的确。

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若使鬼神请有,是得其父母姒兄,而饮食之也,岂非厚利哉;若使鬼神请亡,是乃费其所为,酒醴粢盛之财耳。”

孙诒让间诂:“请,毕本改‘诚’,云旧作‘请’。”

4.通“情”。情感。

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发于此而应于外者唯请。”

张湛注:“请当作情。情所感无远近幽深。”

IV

qīng

ㄑ〡ㄥ

〔《集韵》亲盈切,平清,清。〕

通“清”。

参见“请靓”、“请室”。

阅读:1806

●〖汉字〗請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請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諍

⇛后一个汉字:諉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