榦
榦字的笔画:14画;
(榦,干)
gàn
ㄍㄢˋ
〔《广韵》古桉切,去翰,见。〕
1.木名。柘树。
《书·禹贡》:“厥贡羽毛齿革,惟金三品,杶榦栝柏。”
孔传:“榦,柘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《考工记》云:‘弓人取榦之道也,以柘为上。’知此榦是柘也。”
2.古代筑墙时,竖在夹板两边起固定作用的木柱。
《书·费誓》:“鲁人三郊三遂,峙乃桢榦。”
3.主干。
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故枝不得大于榦,末不得强于本。”
晋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本枝别榦,蕃屏国家。”
唐韩愈《题木居士》诗之一:“火透波穿不计春,根如头面榦如身。”
4.引申为本质。
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是故柔弱者,生之榦也。”
高诱注:“榦,质也。”
5.井栏。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吾乐与!出跳梁乎井榦之上,入休乎缺甃之崖。”
成玄英疏:“榦,井槛也。”一本作“干”。
6.加强,巩固。
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錞钺牢重,固植而难恐,势利不能诱,死亡不能动,此善为充榦者也。”
高诱注:“充,盈;榦,强。”
7.正,平服。
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:“榦不庭方,以佐戎辟。”
朱熹集传:“榦,正也。不庭方,不来庭之国也。”
阅读:102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