郁
郁字的笔画:8画;
(参见鬱)
yù
ㄩˋ
〔《广韵》于六切,入屋,影。〕
1.多文采貌。
晋张协《七命》:“群萌反素,时文载郁。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徵圣》:“是以远称唐世,则焕乎为盛;近褒周代,则郁哉可从。”
唐韩愈孟郊《城南联句》:“皋区扶帝壤,瑰薀郁天京。”参见“郁郁”。
2.香气浓郁。
《文选·司马相如〈上林赋〉》:“芬芳沤鬱,酷烈淑郁。”
郭璞注:“香气盛也。”
南朝陈徐陵《咏柑》:“绿叶萋以布,素荣芬且郁。”参见“郁郁”。
3.果木名,即郁李。
《文选·潘岳〈闲居赋〉》:“梅、杏、郁、棣之属,繁荣丽藻之饰。”
李善注:“郁,今之郁李。”参见“郁李”。
4.没有内核的果实。
汉王充《论衡·量知》:“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,无刀斧之斲者谓之朴。”
5.通“鬱”。忧愁、气愤等在心裡积聚不得发泄。
《平山冷燕》第十九回:“况选吉求良,亦诗人之正,有何私曲,苦郁于怀?”
6.通“鬱”。繁茂貌。参见“郁郁”。
7.通“燠”。温暖。
《文选·刘孝标〈广绝交论〉》:“叙温郁则寒谷成暄,论严苦则春丛零叶。”
李善注:“郁与燠,古字通也。”
8.姓。
明代有郁新,见《明史》本传。
阅读:199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