墝埆
(墝埆,硗埆)
1.(土地)瘠薄。
《墨子·亲士》:“墝埆者其地不育。”
汉王充《论衡·率性》:“夫肥沃墝埆,土地之本性也。”
宋沉辽《代人上太守书》:“墝埆之田,不足以耕污潢之池。”
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一》:“高、廉、雷属山荒墝埆,皆给资招垦,并免升科。”
2.地形险要处。
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墝埆之人,屡婴涂炭,父战于前,子死于后。”
李贤注:“墝埆谓险要之地。”
五代宋齐丘《陪游凤皇台献诗》:“画栋泥金碧,石路盘墝埆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景德二年》:“地有要害,今北边既失古北之险,然自威虏城东距海三百里,其地沮泽墝埆,所谓天隙天陷,非敌所能轻入。”
阅读:104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