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
烽字的笔画:11画;
fēng
ㄈㄥ
〔《广韵》敷容切,平锺,敷。〕
1.古时边境报警的烟火。
《墨子·号令》:“昼则举烽,夜则举火。”
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举伪烽以沮众,淫嬖褒以纵慝。”
唐杜甫《秦州杂诗》之十八:“警急烽常报,传闻檄屡飞。”参见“烽火”。
2.指战火。
宋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一》:“属边候不谨,烽及京师,城中震惊,圜视无色。”
3.指烽火台。
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三五引唐令狐德棻《后周书》:“白兽烽为商人所烧。”
《通典·兵五》:“一烽六人。”
4.谓举火。
《汉书·五行志上》:“后章坐走马上林下烽驰逐,免官。”
颜师古注引孟康曰:“夜于上林苑下举火驰射也。”
阅读:178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