溉
溉字的笔画:12画;
I
gài
ㄍㄞˋ
〔《广韵》古代切,去代,见。〕
〔《集韵》居气切,去未,见。〕
1.灌溉,浇灌。
《史记·河渠书》:“西门豹引漳水溉邺,以富魏之河内。”
晋葛洪《抱朴子·逸民》:“灌田溉园,未若沟渠之沃。”
宋欧阳修《幽谷泉》诗:“溉稻满春畴,鸣渠遶茅屋。”
洪深《五奎桥》第一幕:“江南真是好地方……有田有溉,真应是‘富庶之乡’。”
2.洗,洗涤。
《诗·桧风·匪风》:“谁能亨鱼?溉之釜鬵。”
毛传:“溉,涤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《大宗伯》云:‘祀大神则视涤濯。’《少牢礼》:‘祭之日,雍人溉鼎,廪人溉甑。’是溉、涤皆洗器之名,故云:‘溉,涤也。’”
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某之子未得濯溉于祭祀,是以未敢见。”
胡培翬正义引敖继公曰:“濯,洗也。溉,拭也。濯溉于祭祀,谓祭祀则濯溉祭器。”
3.通“概”。尊罍的一种。
《诗·大雅·泂酌》:“挹彼注兹,可以濯溉。”
毛传:“溉,清也。”
4.通“概”。感慨。
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虽天下之大,不足以易其一概,日月廋而无溉于志。”
高诱注:“廋,隐也。溉,灌也。己自隐藏,不以他欲灌其志也。”
于省吾《双剑誃诸子新证·淮南子三》:“按:注训溉为灌,至为迂曲。
《庄子·至乐》:‘我独何能无概然。’释文引司马注:‘概,感也。’概与概通‘溉’。
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‘而不概于王心邪?’集解引徐广:‘概一作溉,音同。’《文选·七发》:‘于是澡概胸中。’注:‘概与溉同。’是其证。此言‘而无溉于志’,即而无感于志也。”
5.通“概”。平允。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,日月所照,风雨所至,莫不从服。”
裴駰集解引徐广曰:“古‘既’字作水旁。”
洪颐煖《读书丛录·史记·溉执中》:“桉溉,古通作概字。概,平也,言平执中以遍及于天下。”
6.既,尽。
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王道通三》:“春主生,夏主养,秋主收,冬主藏,生溉其乐以养,死溉其哀以藏,为人子者也。”
俞樾《诸子平议·春秋繁露二》:“溉读为‘既’·既,尽也。”
7.水名。在山东省潍坊市东南,东北流入渤海。
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:“北海郡……县二十六……桑犊,覆甑山溉水所出,东北至都昌入海。”
II
xiè
ㄒ〡ㄝˋ
〔《集韵》户代切,去代,匣。〕
同“瀣”。
阅读:139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