隶书
(隶书,隶书)
1.汉字字体名。也叫佐书、史书。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。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,改象形为笔画化,以便书写。始于秦代,普遍使用于汉魏。
秦人程邈将这种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,后世遂有程邈创隶书之说。
汉荀悦《汉纪·成帝纪》:“秦时狱官多事,省文从易,施之于隶,故谓之隶书。”
《魏书·术艺传·江式》:“隶书者,始皇使下杜人程邈附于小篆所作也,以邈徒隶,即谓之隶书。”
巴金《秋》二:“五弟,金冬心写的隶书单条哪儿去了?”
2.正书的古称。正书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,故唐以前仍有把正书沿称隶书的。为区别于汉魏时代通用的隶书,又称正书为“今隶”。
南朝梁庾肩吾《书品论》:“隶体……以秦事繁多,篆字难製,遂作此法,故曰隶书,今时正书也。”
宋姚宽《西溪丛语》卷下:“东魏大觉寺碑阴,题银青光禄大夫臣韩毅隶书。盖今楷字也庾肩吾曰:隶书,今之正书也……自唐以前,皆谓楷字为隶。”
3.指官司刑狱所用的文字。
阅读:122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