犀
犀字的笔画:12画;
xī
ㄒ〡
〔《广韵》先稽切,平齐,心。〕
1.动物名。通称犀牛。哺乳类,形略似牛,体较粗大。吻上有一角或二角,间有三角者。皮厚而韧,多皱襞,色微黑,毛极稀少。今产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。
《逸周书·世俘》:“武王狩,禽虎二十有二……犀十有二。”
汉王粲《游海赋》:“群犀代角,巨象解齿。”
宋苏轼《答李端淑书》:“木有瘿,石有晕,犀有通,以取妍于人,皆物之病也。”
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兽二·犀》﹝释名﹞:“大抵犀、兕是一物,古人多言兕,后人多言犀,北音多言兕,南音多言犀,为不同耳。”
2.指犀牛皮。
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,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,而患其众之不足也。”参见“犀甲”。
3.指犀牛角。
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巴浦之犀、犛、兕、象,其可尽乎,其又以规为瑱也?”韦昭注:“言四兽之牙角可以为瑱难尽,而又以规谏为之乎?”宋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诸药中犀最难擣。”
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二:“李廷珪父超,易水人,造墨尤妙,其坚如玉,其纹如犀。”
4.指犀角製的饰物。
唐韩愈《南内朝贺归呈同官》诗:“岂惟一身荣,珮玉冠簪犀。”
宋姜夔《浣溪沙》词:“落蕊半黏钗上燕,露黄斜映鬓边犀。”
5.指以犀角为饰的腰带。
五代和凝《小重山》词之二:“正是神京烂熳时。群仙初折得,郄诜枝。乌犀白紵最相宜。精神出、御陌袖鞭垂。”
宋苏轼《东新桥》诗:“不云二子劳,歎我捐腰犀。”自注:“二士造桥,予尝助犀带。”
6.称人髮际隆起的骨。
《文选·刘孝标〈辩命论〉》:“龙犀日角,帝王之表。”
李善注引朱建《平相书》:“额有龙犀入髮,左角日,右角月,王天下也。”参见“犀角”。
7.锐利;坚固。
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·兵情》:“矢,金在前,羽在后,故犀而善走。”整理者注:“犀,犀利。”
汉桓宽《盐铁论·申韩》:“犀铫利锄,五穀之利而闲草之害也。”参见“犀舟”、“犀车”、“犀利”。
8.葫芦的子。
《诗·卫风·硕人》:“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。”
朱熹集传:“瓠犀,瓠中之子。”
南朝宋谢惠连《祭古冢文》:“蔗传馀节,瓜表遗犀。”
9.喻指女子洁白整齐的牙齿。
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一·子夜歌四二》:“巧笑蒨两犀,美目扬双蛾。”
阅读:202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