迥然
1.卓越不群貌。
《北齐书·孝昭帝纪》:“﹝帝﹞身长八尺,腰带十围,仪望风表,迥然独秀。”
唐岑参《虢中酬陝西甄判官赠》诗:“夫子廊庙器,迥然青冥姿。”
明李贽《渔父》:“观其鼓枻之歌,迥然清商,绝不同调。”
清吴敏树《书文中子<中说>后》:“王通,隋季之贤士也。其天资学力,固迥然出于魏、晋、六朝之人。”
2.犹孑然。孤独貌。
《陈书·姚察传》:“卿迥然一身,宗奠是寄,毁而灭性,圣教所不许。”
3.形容差得很远。
宋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八:“如近日蜀本《东都故事·赵普传》与正史迥然如两人,正史几可废。”
明沉榜《宛署杂记·铺行》:“户部题覆,看得大兴县市廛稠密,宛平县舖面稀少,岁徵行银,迥然多寡不类。”
洪深《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》上篇三:“清明两代的官服迥然不相同。”
阅读:114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