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顾草庐
【成语】:三顾草庐
【拼音】:sān gù cǎo lú
【解释】:刘备为请诸葛亮,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。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。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。同“草庐三顾”。
【出处】:三国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。”
【示例】:
【近义词】:三顾茅庐
【反义词】:
【语法】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真心诚意邀请
【成语故事】: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,自耕自食,但很有学问,人称“卧龙先生”。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,刘备和关羽、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,前两次都没见到,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,诚心请诸葛亮出山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载:刘备往访诸葛亮,凡三往,乃见。后诸葛亮上后主表云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谘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”后以“三顾草芦”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。
元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一摺:“我住着半间儿草舍,再谁承望三顾茅庐。”
刘绍棠《小荷才露尖尖角》:“你算是河边巧遇姜子牙,不必三顾茅庐请诸葛了。”
阅读:153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