拘繫
(拘繫,拘系)
亦作“拘係”。
1.拘禁。
《易·随》:“拘係之,乃从维之。”
《汉书·成帝纪》:“一人有辜,举宗拘繫。”
汉徐干《中论·亡国》:“囚人者,非必着之桎梏而置之囹圄之谓也,拘係之愁忧之之谓也。”
明无名氏《精忠记·严刑》:“平白地把人拘繫,绝灭天理,赤心报国遭罪戾。”
清黄燮清《吴江妪》诗:“大男被拘繫,无由馈粥糜。”
2.拘束;管束。
汉刘向《说苑·君道》:“广开耳目,以察万方。不固溺于流俗,不拘繫于左右。廓然远见,踔然独立。”
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“攀龙附凤,并登天府”刘孝标注引晋张敏《头责子羽文》:“凡所教敕,谨闻命矣。以受性拘係,不闻礼义,设以天幸,为子所寄。”
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一摺:“小梅香伏侍得勤,老夫人拘繫得紧。”
清徐大椿《洄溪道情·泛舟乐》:“驾扁舟,水上飞,活神仙,不让伊,东西来往无拘繫。”
阅读:140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