霧
简体雾字的笔画:13画;繁體霧字筆畫:18畫。
(雾,雾)
I
wù
ㄨˋ
〔《广韵》亡遇切,去遇,微。〕
亦作“雺”。亦作“霿”。
1.雾气。气温下降时,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点,悬浮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,能使视野模煳不清。
《管子·度地》:“风、雾、雹、霜,一害也。”
南朝梁丘迟《旦发渔浦潭》诗:“渔潭雾未开,赤亭风已颺。”
宋秦观《踏莎行》词:“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,桃源望断无寻处。”
沉从文《如苏》:“有些银粉色的朝雾,流动在沿海山上与大海水面上。”
2.雾气极易消失,故亦引申谓消散。
3.云气。
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孰能登天游雾,挠挑无极。”
《楚辞·远游》:“叛陆离其上下兮,游惊雾之流波。”
王逸注:“蹈履云气,浮游清波也。”
《文选·左思〈魏都赋〉》:“阳灵停曜于其表,阴祇濛雾于其里。”
刘良注:“言楼台高峻入天……云雨之神濛云雾于内也。”
4.比喻轻细之物。
前蜀李珣《女冠子》词:“玉堂虚。细雾垂珠珮,轻烟曳翠裾。”参见“雾縠”。
5.喻浓密、盛多。
南朝梁简文帝《南郊颂》:“架殿星罗,重宫雾出。”
唐张说《郊庙歌辞·享太庙乐章·文舞》:“图书雾出,日月清悬。”
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雄州雾列,俊彩星驰。”参见“雾集”、“雾鬓”。
6.雾状的许多小水滴。如:喷雾器。
7.通“骛”。飞翔。
《文选·木华〈海赋〉》:“群飞侣浴,戏广浮深。翔雾连轩,洩洩淫淫。”五臣本作“骛”。
张铣注:“骛,飞也。言飞翔自得天性。”
II
méng
ㄇㄥˊ
〔《集韵》谟蓬切,平东,明。〕
亦作“霿”。
昏暗。
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乃命卜筮,曰雨,曰济,曰涕,曰雾,曰克,曰贞,曰悔,凡七。”
司马贞索隐:“雾音蒙,然‘蒙’与‘雾’通。”
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赞》:“九县飙回,三精雾塞。”
李贤注:“三精,日月星也。雾塞言昏昧也。”
阅读:118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