彫斲
(彫斲,凋斲)
1.凋琢,镂刻。
《北史·周纪下·武帝》:“其路寝、会义、崇信、含仁、云和、思齐诸殿等,农隙之时,悉可毁撤。彫斲之物,并赐贫人。缮造之宜,务从卑朴。”斲,一本作“斮”。
2.引申指矫饰。
宋王安石《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》:“所不取也,可使贪者矜焉,而非彫斲以为廉;所不为也,可使弱者立焉,而非矫抗以为勇。”
3.比喻精心培育。
清张大受《呈竹垞先生四十韵》:“三岁依门下,千秋歎道东,经营惭小技,彫斲冀良工。”
阅读:119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