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
簪字的笔画:18画;
I
zān
ㄗㄢ
〔《广韵》作含切,平覃,精。〕
〔《广韵》侧吟切,平侵,庄。〕
1.古人用来绾定髮髻或冠的长针。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。
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周主亡玉簪,令吏求之,三日不能得也。”
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前有堕珥,后有遗簪。”
晋左思《招隐》诗:“踌躇足力烦,聊欲投吾簪。”
唐杜甫《春望》诗: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
2.插;戴。
南朝宋鲍照《代白紵舞歌词》之四:“命逢福世丁溢恩,簪金藉绮昇曲筵。”
唐韩偓《南亭》诗:“行簪隐士冠,卧读先贤传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一回:“这日正是端阳佳节,蒲艾簪门,虎符繫臂。”
3.连缀。
《仪礼·士丧礼》:“复者一人,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。”
郑玄注:“簪,连也。”
胡培翬正义:“簪裳于衣,谓连缀其裳于衣,使合为一。”
4.通“槮”。置于水中捕鱼的积柴。
《墨子·杂守》:“入柴,勿积鱼鳞簪。”
孙诒让间诂:“凡聚积木柴并谓之槮。槮、潜、参、簪声并相近。”
II
z·n
ㄗㄢˇ
〔《集韵》子感切,上感,精。〕
疾速。
《易·豫》:“勿疑朋盍簪。”
王弼注:“簪,疾也。”
阅读:121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