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见
(独见,独见)
1.独到的发现;独特的见解。谓能见人所不能见者。
《吕氏春秋·制乐》:“故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,圣人所独见,众人焉知其极。”
汉王充《论衡·实知》:“儒者论圣人,以为前知千岁,后知万世,有独见之明,独听之聪。”
唐柳宗元《天爵论》:“盹盹于独见,渊渊于默识,则明者又其一端耳。”
鲁迅《二心集·<艺术论>译本序》:“然而他已怀独见,以为智识阶级独斗政府,革命殊难于成功。”
2.指一己之见。
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艺三·魏晋宋诗》:“予撰五言诗,于魏独取阮籍为一卷,而别于邺中诸子。
晋取左思、郭璞、刘琨为一卷……盖予之独见如此。”
3.独自看见。
唐杜甫《石砚》诗:“巨璞禹凿馀,异状君独见。”
4.单独接见。
唐白居易《与承宗诏》:“开独见之路,降非常之恩。”
阅读:111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