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
卷字的笔画:8画;
(参见捲)
I
ju·n
ㄐㄩㄢˇ
〔《广韵》居转切,上獮,见。〕
1.把物弯转成圆筒形。
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:“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”
唐韩愈《秋怀诗》之四:“清晓卷书坐,南山见高稜。”
《旧唐书·梁崇义传》:“﹝崇义﹞以升斗给役于市,有膂力,能卷金舒钩。”
李瑛《磨刺刀》诗:“革命的利刃永不卷,照亮万里青山坳。”
2.捲成圆筒状的东西。
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鼓不振尘,旗不解卷。”
杨沫《房客》:“他的行李简单,刚把一个小被卷往铺板上一扔,就急忙趴在桌上翻起书来。”
叶文玲《心香》:“没等我开口,小元又从挎着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扁扁的小卷,说:‘这是我姐姐送给你的。’他把那布卷抖开了。”如:卷子;蛋卷儿。
3.席捲。
《汉书·娄敬传》:“今陛下起丰沛,收卒三千人,以之径往,卷蜀汉,定三秦。”
《文选·王粲〈赠文叔良〉》诗:“江汉有卷,允来厥休。”
刘良注:“江汉,蜀也。言彼有席卷天下之志。”
4.掀起。
唐韩愈《荐士》诗:“敷柔肆纡馀,奋勐卷海潦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三七回:“天连野戍生边气,风卷平沙作浪纹。”
5.收;收起。
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:“有司卷三牲之俎,归于宾馆。”
郑玄注:“卷犹收也,无遗之辞也。”
唐王起《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不遇》诗:“忆见青天霞未卷,吟玩瑶华不知晚。”
宋欧阳修《渔家傲》词:“此会此情都未半,星初转。鸾琴凤乐匆匆卷。”
6.犹言裹挟;裹住。
《韩非子·八经》:“大臣两重,提衡而不踦曰卷祸。”
陈奇猷集释:“卷祸者,谓因他人之争斗而捲入其中者。”
清谭嗣同《览武汉形势》诗:“黄沙卷日堕荒荒,一鸟随云度莽苍。”
巴金《三次画像》:“反正运动一个接一个,不管你是什么家都得给卷了进去。”
7.犹聚。
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以乐舞教国子,舞《云门》、《大卷》、《大咸》、《大磬》、《大夏》、《大濩》、《大武》。”
贾公彦疏:“卷者,卷聚之义,即族类也。”
8.断绝。
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我举安邑,塞女戟,韩氏太原卷。”
张守节正义:“刘伯庄云:‘太原当为太行。卷犹断绝。’”
9.方言。骂。
老舍《柳屯的》:“那个娘们敢卷我半句,我叫他滚着走!”原注:“卷,北方话。骂。”
梁斌《红旗谱》三十:“要是别人,听庆儿娘卷了他一阵子,也许会冒起火闹起脾气来。”
10.量词。用于成卷的物件。
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五回:“羽缎羽纱各二十二卷。”
茹志鹃《草原上的小路》:“接着车后丢进一小卷铺盖,一个网线袋,然后双手一撑,跳进一个人来。”
碧野《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》第七章五:“郭毛子忽然看见倒在团长高陵身边的一个战士,就是罗模柄,死了手里还紧紧握着一卷旗子。”
11.同“捲”。
II
juàn
ㄐㄩㄢˋ
〔《广韵》居倦切,去线,见。〕
1.书籍或字画的卷轴。
南朝梁元帝《金楼子·杂记上》:“有人读书握卷而辄睡者。
梁朝有名士呼书卷为黄妳,此盖见其美神养性如妳媪也。”
唐韩愈《与陈给事书》:“并献近所为《复志赋》已下十首为一卷,卷有标轴。”
清金农《题湘阴女郎画竹》诗之一:“粧阁流风洗黛痕,管夫人法卷中存。”
叶德辉《书林清话·书之称卷》:“帛之为书,便于舒卷,故一书谓之几卷。凡古书,以一篇作一卷。
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称若干篇者,竹也;有称若干卷者,帛也。”
2.泛指书籍;书本。
晋陶潜《与子俨等书》:“开卷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”
《南史·司马褧传》:“褧少传家业,强力专精,手不释食。”
清黄轩祖《游梁琐记·顾家蘅》:“﹝顾生﹞每见客左手把卷,右手携壶,怡如也。”
巴金《真话集·三论讲真话》:“读完小说,我不能不掩卷深思。”
3.指自己所写的文稿。
宋吴垧《五总志》:“项斯未闻达时,因以卷谒江西杨敬之,杨苦爱之。”
4.全书的一部分。
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一》:“凡书,唐以前皆为卷轴,盖今所谓一卷,即古之一轴。”
明胡应麟《三坟补遗下》:“《汉·艺文志》‘《史记》百三十篇’,即今百三十卷,此篇与卷同也。
《尚书》四十六卷,实五十七篇,此篇统于卷也。”
5.用作量词,指书籍的册,本。
巴金《春》一:“她非常爱读那些小说,常常捧着一卷书读到深夜。”
6.考卷;试卷。
《宋史·选举志一》:“凡廷试,帝亲阅卷累日。”
曹聚仁《我与我的世界·我的童年》:“她的作文,总是我替她代笔,几乎没有了我就交不得卷了。”
7.桉卷;档桉。参见“卷宗”。
8.通“券”。券契,契约。
清袁枚《新齐谐·蔡书生》:“杭州北关外有一屋,鬼屡见,人不敢居,扃锁甚固。书生蔡姓者,将买其宅,人危之,蔡不听。卷成,家人不敢入。”
9.通“倦”。
《墨子·节用中》:“是以终身不餍,殁世而不卷。”
晋陶潜《归鸟》诗:“矰缴奚施,已卷安劳?”孙公焕笺注:“卷,与‘倦’同。”
III
quán
ㄑㄩㄢˊ
〔《广韵》巨员切,平僊,群。〕
1.弯曲。
《说文·卩部》:“卷,膝曲也。”
段玉裁注:“卷之本义也。引申为凡曲之偁。”
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:“有卷者阿,飘风自南。”
朱熹集传:“卷,音权,曲也。阿,大陵也。”
2.柔弱。参见“卷然”。
3.通“婘”。美好貌。
《诗·陈风·泽陂》:“有美一人,硕大且卷。”
毛传:“卷,好貌。”
陆德明释文“卷,本又作‘婘’。”
马瑞辰通释:“卷,即‘婘’之渻借。”
4.通“拳”。拳头。参见“卷石”。
5.通“拳”。忠恳貌。参见“卷卷”。
IV
quān
ㄑㄩㄢ
〔《集韵》驱圆切,平僊,溪。〕
1.冠卷,帽缘。
《逸周书·器服》:“武卷组缨。”
朱右曾校释:“武,冠卷也。以组饰之,又以为缨。”
《礼记·玉藻》:“缟冠玄武,子姓之冠也”汉郑玄注:“武,冠卷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卷用玄而冠用缟,冠、卷异色。”
2.冠梁,犹今言帽盔。
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下》:“法冠一曰‘柱后’。高五寸……铁柱卷,执法者服之。”参见“卷梁”。
3.古邑名。
战国属魏。
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﹝昭襄王﹞三十三年,客卿胡阳攻魏卷、蔡阳、长社,取之。”
张守节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故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,即衡雍也。”
汉班昭《东征赋》:“既免脱于峻嶮兮,历荥阳而过卷。”
V
g·n
ㄍㄨㄣˇ
〔《集韵》古本切,上溷,见。〕
通“衮”。
君王或上公的礼服。
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制,三公一命卷。”
郑玄注:“卷,俗读也。其通则曰‘衮’。”
陆德明释文:“卷,音衮,古本反。”
阅读:314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