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咸

简体咸字的笔画:9画;繁體鹹字筆畫:19畫。

(参见咸)

I

xián

ㄒ〡ㄢˊ

〔《广韵》胡谗切,平咸,匣。〕

1.皆;都。

《易·乾》:“首出庶物,万国咸宁。”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于诸侯之约,大王当王关中,关中民咸知之。”

唐韩愈《顺宗实录一》:“朝臣咸忧惧,莫知所为。”

清龚自珍《暮春以事诣圆明园》诗之一:“元气古来积,群灵咸是依。”

鲁迅《书信集·致许寿裳》:“一看丸善所陈书,咸非故有。”

2.同;共。

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:“敦商之旅,克咸厥功。”

郑玄笺:“咸,同也……能同其功于先祖也。”

孔颖达疏:“谓先祖欲成王业,武王卒能成之,是合同其功。”

3.和睦;同心。

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,故封建亲戚,以蕃屏周。”

杜预注:“咸,同也。”

《诗·小雅·〈常棣〉序》:“闵管蔡之失道,故作《常棣》焉”毛传:“周公弔二叔之不咸,而使兄弟之恩疏。”

孔颖达疏:“咸,和也。言周公闵伤此管蔡二叔之不和睦而流言作乱,用兵诛之,致令兄弟之恩疏。”

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“遂致疑隙”刘孝标注引南朝宋王韶之《晋安帝纪》:“初,忱(王忱)与族子恭(王恭)少相善,齐声见称。及并登朝,俱为主相所待,内外始有不咸之论。”

宋周密《齐东野语·老苏族谱记》:“盖苏(苏洵)与其妻党程氏大不咸。”

4.普遍;全面。

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小赐不咸。”

韦昭注:“咸,遍也。”

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周、遍、咸,三者异名同实,其指一也。”

唐韩愈《送陆歙州诗序》:“陆君之道行乎朝廷,则天下望其赐;刺一州,则专而不能咸。”

明归有光《圣人之心公天下》:“天下之心,至是而始不得其公,专而不咸,隘而不宏。”

5.毕;终结。

汉扬雄《法言·重黎》:“或问:六国并其已久矣,一病一瘳,迄始皇三载而咸,时、激、地、保,人事乎?”于省吾《双剑誃诸子新证·法言新证》:“咸谓毕也……言至始皇三载而毕也。”

6.六十四卦之一。卦形为艮下兑上。

《易·咸》:“咸,亨,利贞,取女吉。”

7.感应。

《易·咸》:“彖曰:咸,感也。柔上而刚下,二气感应以相与。”

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咸,感也,以高下下,以男下女,柔上而刚下。”

8.通“函”。匣,盒子。

《周礼·秋官·伊耆氏》:“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,共其杖咸。”

郑玄注:“咸读为函。老臣虽杖于朝,事鬼神尚敬,去之,有司以此函藏之,既事乃授之。”

9.通“函”。见“咸夏”。

10.同“咸”。

II

jiān

ㄐ〡ㄢ

〔《集韵》居咸切,平咸,见。〕

通“缄”。

束棺木的绳索。

《礼记·丧服大记》:“君封以衡,大夫士以咸。”

郑玄注:“咸读为缄。”参见“咸绳”。

III

ji·n

ㄐ〡ㄢˇ

〔《集韵》古斩切,上豏,见。〕

1.通“减”。剪除;灭绝。参见“咸黜”。

2.姓。

《汉书·酷吏传·咸宣》:“咸宣,杨人也。”

颜师古注:“咸读减省之减。”

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作“减宣。”

简体咸字的笔画:9画;繁體鹹字筆畫:19畫。

(咸,咸)

I

xián

ㄒ〡ㄢˊ

〔《广韵》胡谗切,平咸,匣。〕

1.像盐那样的味道。

《书·洪范》:“土爰稼穑,润下作咸。”

唐白居易《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》:“陆珍熊掌烂,海味蟹螯咸。”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六回:“姐姐,盐从那么咸,醋打那么酸,不有当初,怎得今日。”

2.地名。

春秋卫地。故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南。

《春秋·僖公十三年》:“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郑伯、许男、曹伯于咸。”

杨伯峻注:“咸、卫地,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南六十里。”

3.地名。

春秋鲁地。

《春秋·文公十一年》:“冬十月甲午,叔孙得臣败狄于咸。”

杨伯峻注:“咸,鲁地,沉钦韩《地名补注》谓即桓七年《经》之咸丘,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南,《大事表》则谓在今曹县境。总之,与僖十三年之咸为两地。”

II

ji·n

ㄐ〡ㄢˇ

盐土。

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金石五·滷咸》:“咸音有二:音咸者,润下之味;音减者,盐土之名。后人作硷、作硷,是矣。”

阅读:1472

标签: 咸味 味道

●〖汉字〗咸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鹹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咺

⇛后一个汉字:咷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