渙
简体涣字的笔画:10画;繁體渙字筆畫:12畫。
(涣,涣)
huàn
ㄏㄨㄢˋ
1.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
《易·涣》:“涣,亨。”
孔颖达疏:“涣,卦名也。”
2.离散。
《诗·周颂·访落》:“将予就之,继犹判涣。”
朱熹集传:“涣,散。”
唐柳宗元《南岳云峰寺和尚碑》:“涣焉而不积,同焉而皆得。”
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七:“若不直捣巢穴,歼渠魁,溃心腹,断不得涣其党羽。”
梁启超《〈说群〉序》:“所常行之事,使其群合而不离,萃而不涣。”
3.发散。
唐刘禹锡《述病》:“进药求汗,凡三涣,然后目能视。”
4.谓帝王发布号令。
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《易》曰:‘涣汗其大号。’言号令如汗,汗出而不反者也。”
颜师古注:“言王者涣然大发号令,如汗之出也。”
汉扬雄《百官箴·尚书箴》:“故君子在室,出言如风,动于民人,涣其大号,而万国平信。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诏策》:“腾义飞辞,涣其大号。”
宋曾巩《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》:“故人主之尊,意谕色授,而六服震动,言传号涣,而万里奔走。”
5.水流盛貌。参见“涣涣”。
6.通“焕”。光明;灿烂。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夫玉润泽而有光,其声舒扬,涣乎其有似也。”
《隶释·汉酸枣令刘熊碑》:“渊乎其长,涣乎成功。”
明张凤翼《灌园记·迎后合婚》:“宾贤馆,乘露盘,王居涣,同休敢懈输忠款。”
7.通“焕”。明白。
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,涊然汗出,霍然病已。”
阅读:106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