撻
简体挞字的笔画:9画;繁體撻字筆畫:15畫。
(挞,挞)
tà
ㄊㄚˋ
〔《广韵》他达切,入曷,透。〕
1.用鞭子或棍子打。
《书·益稷》:“侯以明之,挞以记之。”
孔传:“笞挞不是者,使记识其过。”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。”
唐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鞭挞其夫家,聚歛贡城阙。”
2.引申为攻打。
清杭世骏《质疑·诸史》:“况武丁又中兴令主,朝诸侯,挞荆楚,岂有任狄横行而不一讨之理?”
3.拍打;拂擦。
《古今小说·张道陵七试赵昇》:“便脱下鞋底,将字迹挞没了。”
4.迅速。
《诗·商颂·殷武》:“挞彼殷武,奋伐荆楚。”
毛传:“挞,疾意也。”
5.箭熘。嵌于弓把之侧,用作箭杆定位。
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弓矢之新沽功,有弭饰焉,亦张可也。有柲,设依挞焉。”
郑玄注:“挞,弣侧矢道也,皆以韦为之。”
6.用来压种盖土的农具。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种穀》:“凡春种欲深,宜曳重挞;夏种欲浅,直置自生。”
7.一种水利工程建筑。
《续资治通鉴·宋孝宗淳熙九年》:“本司近已兴修塘岸,建置斗门、石挞各一所于东、西湫口二处。”
阅读:117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