霄汉
(霄汉,霄汉)
1.天河。亦借指天空。
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不受当时之责,永保性命之期。如是,则可以陵霄汉,出宇宙之外矣。”
宋张孝祥《踏莎行》词:“趁此秋风,乘槎霄汉。”
元乔吉《水仙子·重观瀑布》曲:“冰丝带雨悬霄汉,几千年晒未乾。”
萧三《张家口赞》诗:“塞上歌声冲霄汉,蒙汉回民齐起舞。”
2.喻遥远,高远。
唐杜甫《送陵州路使君之任》诗:“霄汉瞻佳士,泥涂任此身。”
仇兆鳌注:“霄汉泥涂,彼此悬隔矣。”
宋王安石《致仕虞部曲江谭君輓辞》:“它日白衣霄汉志,暮年朱绂水云身。”
3.喻指京都附近或帝王左右。
唐杜牧《书怀寄中朝往还》诗:“霄汉几多同学伴?可怜头角尽卿材!”明高濂《玉簪记·占儿》:“亲在桑榆愁日暮,儿游霄汉几时归。”参见“日边”。
4.喻高位;高居显要的地位。
明何景明《画鹤赋》:“吁嗟!鸟类比之君子,遇则霄汉,失则荆杞。”
阅读:123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