翛翛
1.羽毛残破貌。
《诗·豳风·鸱鴞》:“予羽谯谯,予尾翛翛。”
毛传:“翛翛,敝也。”
2.泛指破敝。
明高启《丁校书见招晚酌》诗:“流水入花村杳杳,幽人对酒屋翛翛。”
3.象声词。
三国魏甄皇后《塘上行》:“边地多悲风,树木何翛翛。”
唐岑参《范公丛竹歌》:“盛夏翛翛丛色寒,闲宵槭槭叶声乾。”
宋苏轼《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》诗:“江云漠漠桂花湿,海雨翛翛荔子然。”
清方以智《变拟古诗》之一:“郭门风翛翛,夹道多白杨。”
景耀月《长歌行》:“非风迴地木翛翛,声发金石奋歌喉。”
4.高或长貌。
唐项斯《和李用夫栽小松》诗:“即耸凌空干,翛翛岂易攀?”宋王安石《寄杨德逢》诗:“翛翛两龙骨,岂得长挂壁?”
5.错杂貌。
唐柳宗元《谪龙说》:“及期,进取杯水饮之,嘘成云气,五色翛翛也。”
阅读:1204
标签: 桂花 植物 AABB式的词语大全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