踪蹟
(踪蹟,踪迹)
亦作“踪迹”。
1.脚印;足迹。
汉焦赣《易林·豫之明夷》:“鹄怒追求,郭氏之虚。不见踪迹,使伯心忧。”
前蜀韦庄《虎迹》诗:“白额频频夜到门,水边踪迹渐成群。”
宋苏轼《蔡州道上遇雪》诗之二:“踪迹尚可寻,窟穴何足掀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四五回:“抟沙踪迹含沙射,销骨谗言刺骨悲。”
洪深《申屠氏》第五本:“又说发觉后,如何领着众人追寻,不见踪迹。”
2.行踪。
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﹝淮南王﹞使人上书告相,事下廷尉治。踪迹连王,王使人候伺汉公卿,公卿请逮捕治王。”
唐牟融《赠欧阳詹》诗:“为客囊无季子金,半生踪迹任浮沉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娥》:“犹冀父母尚在人间,随在探访,而终无踪蹟矣。”
清李渔《慎鸾交·首奸》:“凡有踪蹟可疑及阴行魇魅者,即是奸党。”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五回:“秦穆公使人访重耳踪迹,知其在楚,已数月矣。”
3.事物所遗留的痕迹。
南朝梁陶弘景《冥通记》卷一:“又检温铛中犹如常酒气,瓦盆中被水汤无气,都不见药踪迹,竟不测何所因託。”
宋张齐贤《洛阳搢绅旧闻记·洛阳染工见鬼》:“寻之数日,果见有枯井踪迹。掘之,得所弃尸。”
章炳麟《文学说例》:“若夫地处要荒,开化稍后,君臣既立,而酋长时代之遗语,踪迹未亡,则其名号,又多错杂。”
4.前人的遗迹。多指操行、学术、书画而言。
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不师古之踪迹,犹蒙被而卧耳。”
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记文》:“凡字之为体,缓不如紧,润不如密,斜不如正,浊不如清。右欲重,左欲轻。考古人踪迹,其言不妄也。”
明唐顺之《与李少卿中麓书》:“会稽禹穴之间,龙门太史踪迹所在,兄倘亦有意乎?”
5.交往;来往。
唐韩愈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交游踪迹诡祕,莫有知其端者。”
明陈继儒《读书镜》卷六:“臣与修踪迹素疏,修之待臣亦薄。”
清恽敬《答蒋如松书》:“今又三易寒暑矣,与足下踪迹不可谓不疏。”
6.行动;行为。
明徐渭《女状元》第三齣:“后来又有一箇光棍,叫做昌多心,说这箇小印记儿,入他罪不得,他既有这样踪迹,就好改做大的出首。”
《文明小史》第十六回:“当下师徒五个人,因见这两人踪迹奇怪,或者是甚么新学朋友,不可当面错过,于是仍旧坐下,查看他们的行动。”
茅盾《昙》五:“父亲近来的行动在她这面没有好的印象,而且父亲近来又常常查问她的踪迹;她实在不愿意见他。”
7.指起居、供职。
清叶廷琯《吹网录·开赵埋铭》:“观赵生平,不愧为忠义奇杰之士,且踪迹在吾吴最久。”
8.来历;出身。
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异四·濮州女子》:“遂携至家,拜母。母疑其踪迹,俾子遣之。”
清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邬生艳遇》:“﹝丽人﹞笑曰:‘郎志在美妇,妾志在情郎,偶听高吟,知情之所锺,故冒嫌学私奔之红拂,郎何必哓哓询踪迹。’”
9.按行踪影迹追查、追寻。
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愍王乃惊,而踪迹验问,孟尝君果无反谋。”
明方孝孺《大司农张公行状》:“妖寇有败而微服行乞民间者,后就擒,吏踪迹其宿食,逆旅家皆欲论诛之。”
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杂记下·命中缺水》:“侍郎忽念此妇养育之恩,使人踪蹟之。其妇尚在,年七十馀矣。”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题画》:“恐为许兵踪迹,故又买舟南来。”
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前期法家的批判》:“但从这儿可以踪迹出两个渊源。
李悝、吴起、商鞅都出于儒家的子夏,是所谓子夏氏之儒;慎到和申不害是属于黄老学派。”
阅读:185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