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惊伯有

ok8.org > 成语大全 > 相惊伯有

【成语】:相惊伯有

【拼音】:xiāng jīng bó yǒu

【解释】: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,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。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。

【出处】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郑人相惊以伯有,曰:‘伯有至矣。’则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

【示例】:请不要~了。

【近义词】:自相惊扰

【反义词】:

【语法】:作谓语;指自相惊扰

【成语故事】:春秋时期,郑国大夫良霄字伯有,他为人奢侈刚愎自用,嗜酒如命,与大臣子皙矛盾很深,被子皙的侄子子驷杀死,变成一个厉鬼人们听说伯有来了吓得撒腿就跑。子产立了公孙泄和伯有的儿子良止后,厉鬼就立刻安息

(相惊伯有,相惊伯有)

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郑人相惊以伯有,曰:‘伯有至矣。’则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

杜预注:“襄三十年,郑人杀伯有,言其鬼至。”后因以“相惊伯有”形容自相惊扰。

梁启超《谈判与宣战》:“况且欧美各国,提起‘赤化’两字,便相惊以伯有。”

阅读:1528

标签: 四字成语

●〖成语〗相惊伯有(拼音版)

●〖成语〗相驚伯有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成语:相持不下

⇛后一个成语:相恃为命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