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託
(附託,附托)
1.依附寄托。
《韩非子·诡使》:“而士卒之逃事状匿附託有威之门以避傜赋而上不得者万数。”
《北齐书·冯子琮传》:“和士开居要日久,子琮旧所附託,卑辞曲躬,事事谘禀。”
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讥谑》:“吴中一士人,曾为转运司别试解头,以此自负,好附託显位。”
郭沫若《中国史稿》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:“那时候,由于豪门大族垄断了察举制度,许多人为了寻找做官的途径,多愿附托有权势的名门望族。”
2.假借,凭藉。
宋洪迈《夷坚志补·鬼国母》:“今夕除灵,故设水陆做道场追荐,何得在此?莫是别有强魂附託邪!”明唐顺之《赠蔡年兄道卿序》:“百家众艺,莫不皆有可喜可慕,而皆可以附託圣贤之道。”
清恽敬《读<孟子>一》:“虽然,圣贤之学有所自则可矣,若一一比之,不为后世附託而无实者开一径欤?”
3.委托,嘱托。
清杜岕《秋日登长干九层塔》诗:“康僧舍利来,附託献多宝。”
阅读:110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