戈
戈字的笔画:4画;
gē
ㄍㄜ
〔《广韵》古禾切,平戈,见。〕
1.古代的主要兵器。青铜製。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,秦以后逐渐消失。其突出部分名援,援上下皆刃,用以横击和钩杀。又有石戈、玉戈,多为礼仪用具或明器。
《书·牧誓》:“称尔戈,比尔干,立尔矛,予其誓。”
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姜与子犯谋,醉而遣之。醒,以戈逐子犯。”
2.泛指兵器。
晋熊远《因灾异上疏》:“臣子之责,宜在枕戈,为王前驱。”
唐韩愈《与鄂州柳中丞书》之二:“握兵之将,熊罴貙虎之士,畏懦蹙蹜,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。”参见“戈甲”、“戈矢”。
3.战争;战乱。
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夫文,止戈为武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皓传》“陈事势利害,以申喻皓”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载《晋文王与皓书》:“将欲止戈兴仁,为百姓请命。”
唐杜甫《秦州杂诗》之十九:“凤林戈未息,鱼海路常难。”
4.书法右下斜钩。参见“戈脚”。
5.量词。古代长度单位。
清黄叔璥《台海使槎录·赋饷》:“台郡之田论甲,每甲东西南北各二十五戈,每戈长一丈二尺五寸。”
6.春秋时国名。
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处浇于过,处豷于戈。”
杜预注:“过戈皆国名……戈在宋郑之间。”
7.姓。
阅读:174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