琱刻
1.在竹、木、金、石等材料上刻出形象。
宋洪迈《夷坚三志己·婺州王石穴》:“如佛菩萨像,僧道士像……虽不必全类,而至巧天成,非世上琱刻之所能及。”
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》:“金文画字下体从周,也就是象徵一只手执刀笔在琱刻点线。”
2.修饰文字。
宋叶适《王简卿侍郎以诗赠王孟同辄亦继作》诗:“点化谢琱刻,涵濡透晶荧。”
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三:“吾辈所作诗,亦须有劝戒之意,庶几不为徒作。彼有绘画琱刻无益劝戒者,固为枉费精力矣。”
阅读:135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