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衣对泣
【成语】:牛衣对泣
【拼音】:niú yī duì qì
【解释】:睡在牛衣里,相对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。
【出处】:《汉书·王章传》:“初,章为渚生学长安,独与妻居。章疾病,无被,卧牛衣中;与妻决,涕泣。”
【示例】:翁家乏食,借贷无门,典质已尽,搔首踟蹰,~而已。 ★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义猫》
【近义词】:牛衣夜哭
【反义词】:
【语法】:作宾语、定语;指贫贱夫妻
【成语故事】:汉朝书生王章到京城长安读书,学习成绩十分优秀,因为家里很穷,只好与妻子躺在盖牛用的蓑衣里御寒。一天生病,他担心自己会死,与妻子在蓑衣里相对哭泣。后来当官,因看不惯汉成帝的舅舅王凤专权,不听妻子的劝告上书而被赐死
(牛衣对泣,牛衣对泣)
汉代王章在出仕前家裡很穷,没有被子盖,生大病也只得卧牛衣中,他自料必死,哭泣着与妻子诀别。妻子怒斥之,谓京师那些尊贵的人谁能比得上你呢,“今疾病困厄,不自激卬,乃反涕泣,何鄙也。”见《汉书·王章传》。后以“牛衣对泣”、“牛衣夜哭”谓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。
唐温庭筠《上裴舍人启》:“今则阮路兴悲,商歌结恨;牛衣夜哭,马柱晨吟。”
明叶宪祖《鸾鎞记·京晤》:“也只为牛衣对泣怜同病,一向鱼书久绝谁堪倩。”
清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义猫》:“翁家乏食,借贷无门,典质已尽,搔首踟蹰,牛衣对泣而已。”亦省作“牛衣泪”、“牛衣泣”。
五代刘兼《中春登楼》诗:“王章莫耻牛衣泪,潘岳休惊鹤鬓霜。”
宋陆游《和范待制秋兴》:“一生不作牛衣泣,万事从渠马耳风。”
阅读:212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