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子
(质子,质子)
1.古代派往别处或别国去作抵押的人质。多为王子或世子。
《穀梁传·隐公八年》:“盟诅不及三王,交质子不及二伯。”
《魏书·蛮传》:“泰常八年,蛮王梅安率渠帅数千朝京师,求留质子以表忠款。”
宋王谠《唐语林·政事下》:“大中初,云南朝贡,及西川质子,人数渐多。”
清吴殳《秦》诗:“质子妖姬货可居,六王未毕已邱墟。”
章炳麟《訄书·弭兵难》:“说者曰:吾岂徒乞盟,将假贷于彼,而要之相率以卫我,则是以彼之金币为质子也。”
2.物理学名词。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。带正电,所带电量和电子相等,质量为电子的1836.5倍。各种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不同。氢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组成,因亦用指氢的原子核。
阅读:118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