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识一丁
【成语】:不识一丁
【拼音】:bù shí yī dīng
【解释】: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。
【出处】: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”
【示例】:而云古无类书,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。 ★清·平步青《霞外捃屑》卷七
【近义词】:目不识丁
【反义词】:学富五车
【英文】:not know one's ABC
【成语故事】:唐朝幽州节度使张弘靖的部将韦雍和张宗厚经常在一起喝酒,那时天下太平,边关没有战事,这些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vvy2vo8.html">将士没有事做。他们感慨:“如今天下太平,练武不如练文,你们能拉满两石的弓,还不如识一个字”。由于“个”与“丁”接近演变而成
明胡应麟《诗薮·六朝》:“嵇喜,叔夜之兄,吕安所为题凤,阮籍因之白眼者,疑其不识一丁。”
清吴趼人《俏皮话·送死》:“某纨裤,拥巨资,而目不识一丁。”参见“一丁”。
阅读:158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