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角
1.汉元帝时,少府五鹿充宗治梁丘《易》,以贵幸善辩,诸儒莫敢与抗论。人有荐朱云者,云入,昂首论难,驳得充宗无言以对。诸儒为之语曰:“五鹿岳岳,朱云折其角。”事见《汉书·朱云传》。后以“折角”喻指雄辩。
宋周邦彦《汴都赋》:“虽有注河之辩,折角之口,终日危坐,抵掌而谭,犹不能既其万一。”
清黄景仁《送容甫归里》诗:“此日众中推折角,他年殿上待重茵。”
2.指在争论中被人驳倒。
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冯道传》:“复有梁朝宰臣李琪,每以文章自擅,曾进《贺平中山王都表》云:‘复真定之逆城。’道让琪曰:‘昨来收复定州,非真定也。’琪昧于地理,顿至折角。”
清惜秋旅生《维新梦·外交》:“看诸卿闻命即行,绝无繫恋,似此皇华之选,必无折角之虞。”
3.谓摺迭其边角。
清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·升庵集》:“余尝爱赵子昂《书跋》云:‘聚书藏书,良非易事。善观书者……勿捲脑,勿折角,勿以爪侵字,勿以唾揭幅。’”特指折迭头巾之角。
清沉育《郭有道墓》诗:“士林争折角,仙侣羡同舟。”参见“折角巾”。
阅读:103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