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褰

褰字的笔画:16画;

qiān

ㄑ〡ㄢ

〔《广韵》去乾切,平仙,溪。〕

亦作“攐”。

1.套裤。

《说文·衣部》:“褰,裤也。”

段玉裁注:“褰之本义谓裤,俗乃假为骞衣字。骞,亏也。古骞衣字作骞,今假褰而褰之本义废矣。”

宋王安石《潭州新学》诗:“振养矜寡,衣之褰襦。”

2.撩起,用手提起。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冠毋免,劳毋袒,暑毋褰裳。”

郑玄注:“褰,揭也。”

唐温庭筠《菩萨蛮》词之五:“玉钩褰翠幕,妆浅旧眉薄。”

《警世通言·钱舍人题诗燕子楼》:“纤手紧褰绣袂,玉肌斜靠凋栏。”

洪灵菲《在洪流中》:“它们似乎都是褰着他们的碧绿的衣裳在涉着水似的。”

3.张开;散开。

《文选·潘岳〈射雉赋〉》:“褰微罟以长眺,已踉蹡而徐来。”

徐爰注:“褰,开也。”

唐韩愈《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》诗:“哀鸿鸣清耳,宿雾褰高旻。”

4.皱迭;紧缩。

《文选·司马相如〈子虚赋〉》:“襞积褰绉,纡徐委曲。”

李善注引张揖曰:“褰,缩也。”

宋陈善《扪虱新话》卷十四:“脣不下垂,亦不褰缩。”

5.断绝。

《文选·陆机〈拟行行重行行〉》:“惊飙褰反信,归云难寄音。”

吕向注:“褰,绝也。惊风之来绝其反信,归云之去难以寄音。”

《宋书·王微传》:“区区之情,愒于生存,自恐难复,而先命猥加,魂气褰薾。”

6.通“搴”。拔取。

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五一引唐薛用弱《集异记·僧晏通》:“乃褰撷木叶草花,障蔽形体,随其顾盼,即成衣服。”

7.通“骞”。愆,差错。

南朝梁简文帝《愍乱》诗:“谋之不臧,褰我王度。”

《梁书·沉约传》:“实褰期于晚岁,非失步于方春。”

8.通“骞”。传说中树名。参见“褰树”。

阅读:1427

●〖汉字〗褰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褰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褱

⇛后一个汉字:褯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